炭疽病是芸豆的重要病害,发生普遍,常发区一般减产20%~30%,高感品种甚至减产80%以上,芸豆品质和商品性也明显降低。炭疽病在贮运期间仍可持续发生,引起豆荚、豆粒腐烂,也能招致严重损失。
[症状识别]幼苗子叶上生成黑褐色的近圆形病斑,幼茎下部产生红褐色小斑点,发展后成为长条形的凹陷病斑,有时表面破裂,凹陷溃疡状,病斑可相互汇合,甚至可环切茎基部,致使幼苗倒伏枯死。
成株叶片多从背面开始显症,沿叶脉形成红褐色或黑褐色条斑,扩展后成为三角形或多角形的网状斑,边缘不整齐。叶柄和茎上产生红褐色条斑,可凹陷龟裂,叶柄受害后常造成全叶萎蔫,炭疽病的叶部症状不甚明显,在田间需仔细观察。
豆荚上产生圆形、近圆形稍凹陷的病斑或不规则形斑块,典型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红褐色至黑褐色,有橙红色晕圈。病班大小不一,大病斑的长径可达1厘米。多个病斑汇合,可形成较大的变色斑块,甚至能覆盖整个豆荚。病原菌能穿透豆荚,进入豆粒内部。豆粒上生成圆形、近圆形、不规则形黑褐色溃疡斑,稍凹陷。
高湿时在豆荚和茎蔓的病斑上,出现粉红色黏质物,为病原菌菌的黏分生孢子团。
[防治方法]
(1)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处理。从无病田、无病株和无病荚上采种。播前种籽粒选,严格剔除病种子。种子处理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4%。也可实施温汤浸种(45℃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福尔马林液200倍稀释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备用。
(2)种植抗病品种。国外和国内不少栽培地区都有抗病品种可资利用。在抗病育种中广泛采用了多个Co抗病基因,仅对一定的病原菌小种有效,因而在育种或引进抗病品种时,一定要了解所针对的小种。引进的抗病品种要在当地试种观察,确认其抗病性。另外,芸豆的叶部抗病性与英部抗病性两者不一定相同,需要全面观察和鉴定。
(3)加强栽培管理。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及时翻耕,以减少菌源。旧架材使用前以50%代森铵水剂800倍液或其他有效药剂消毒。实行高畦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开花期少浇水,开花后合理浇水追肥,结荚期增施磷肥。加强田间发病监测,及时发现并拔除病苗或摘除病叶,病荚。要适时采收,包装储运前要剔除病荚。
(4)药剂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咪鲜胺锰盐(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25%咪鲜胺(施保克)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溴菌腈(炭特灵)可湿性粉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代林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一般从发病初期开始顺的。隔7~10天喷1次药,连喷2~3次。或苗期喷2次,结荚期喷药1~2次。喷药要周到,注意不要漏喷叶片背面。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