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荞麦立枯病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立枯病分布广泛,是荞麦幼苗的重要病害,常引起幼苗根腐,萎蔫死苗,以致缺苗断垄。大苗和成株期也能被侵染,造成死株。

[症状识别]立枯病主要危害幼苗,但成株期也能发生。荞麦幼芽被侵染后变黄褐色腐烂,不能出土。出土幼苗的茎基部,出现水浸状病斑,红褐色至黑褐色、随后病斑扩大并腐烂,可绕茎一周,病茎出现凹陷或缢缩,病苗萎蔫、倒折烂死,病苗根部也变黑褐色腐烂。若病苗较大,发病后虽然枯萎,但保持直立而不倒伏,被称为“立枯病”。

该病原菌还能侵染成株,使根部、根颈和茎基部腐烂,病株地上部分生长不良,矮小变黄,菱蔫枯死。

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病部位,有时可以见到蛛丝状菌丝体和黑色小菌核。

[防治方法]立枯病虽然是荞麦的重要病害,但有关防治的试验研究和防治实践甚少,以下防治建议供参考。

(1)栽培防治。重病田与燕麦、豆类等轮作;收获后清除病残体,进行深耕。低湿田块要做好排水,降低土壤湿度。使用无病田采收的健康种子,适期晚播,密度不宜过大,覆土不宜过厚,促进出苗。在发病初期拔除病苗,携出田外销毁。

(2)药剂防治。播前土壤处理可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用药1.5~2kg,混合40~80kg细土,作成药土撒施。

发病初期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8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进行土壤喷淋或灌根,7~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另外,30%甲霜·恶霉灵水剂800~1000倍液灌根防治立枯病效果也好。

编辑:柳晓林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