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红松的利用价值及其食用方法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红松为常绿乔木,高约30 m,胸径50 cm~ 100 cm,生长在海拔500 m~1 600 m、腐殖层较深厚、排水良好的林中,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树冠呈塔形,大枝平展,树皮灰褐色,鳞片状剥裂。球果大,圆锥状长卵形,长9 cm~15 cm,有树脂,成熟时种鳞不张开或稍张开露出种子,但种子不脱落,种鳞先端明显反卷。种子倒卵状三角形,长1.2 cm~1.8 cm,褐色。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晾晒后剥去种鳞,取出种子。

1. 营养成分

红松子(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为松科松属植物红松的种子,别名松子仁、新罗松子、果松、红果松、海松等。有关资料表明,每100.00 g松子仁食部含水分0.80 g、蛋白质13.40 g、脂肪70.60 g、膳食纤维10.00 g、碳水化合物2.20 g、灰分3.00 g、胡萝卜素10.00 μg、视黄醇当量2.00 μg、硫胺素0.19 μg、核黄素0.25 mg、尼克酸4.00 μg、维生素E 32.79 mg、钾502.00 mg、钠10.00 mg、钙78.00 mg、镁116.00 mg、铁4.30 mg、锰6.01 mg、锌4.61 mg、铜0.95 mg、磷569.00 mg、硒0.74 μg。红松叶含挥发油、抗坏血酸、黄酮、松里汀等。松油的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6.3%、硬脂酸2.0%、油酸29.9%、亚油酸51.7%。

2. 药理作用

中药材使用松科植物红松的叶子、松花粉和种子。松叶性温,味苦;松花粉性温,味甘;松子性温,味甘。有关资料表明,红松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将红松叶油0.217 mL/kg腹腔注射和4.340 mL/kg灌胃,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说明其具有镇痛作用。

(2)抗炎作用及增强免疫力作用 松叶油0.217 mL/kg腹腔注射和4.340 mL/kg灌胃,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及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降血脂作用 松针(松树的针状叶)水提液5 g/kg、10 g/kg灌胃对蛋黄乳诱发的小鼠高脂血症和高脂饲料诱发的大鼠高脂血症均有显著的调血脂作用,明显降低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4)抗衰老作用 松针提取物能明显促进小鼠胸腺及脾脏质量的增加,提高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并具有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研究表明,松针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3. 主要功效

松叶具有祛风、活血、燥湿、止痒的功效。用于流行性感冒、风湿症、夜盲 、高血压、神经衰弱;外用于冻疮,煎洗患处。松花粉具有祛风益气、燥湿止备的功效,用于眩晕、胃痛、久痢、咳嗽、疮疡、出血。种子具有养液、熄风、镇咳、润肺、滑肠的功效,用于风痹寒气、头眩、肺燥咳嗽、肾囊风、吐血、便秘等。《日华子本草》记载“逐风痹寒气,虚赢少气,补不足,润皮肤,肥五脏”。《玉楸药解》记载“润肺止咳滑肠通便,开关逐痹,泽肤荣毛”。

(1)肺燥咳嗽 松子仁、杏仁、核桃仁各60 g研粉,掺入蜂蜜适量,温开水送服,每次10 g,每日2次。

(2)肾虚盗汗 松子仁、金樱子、枸杞子各125 g,麦冬250 g,加蜂蜜250 mL,水煎熬成膏,温开水冲服,每次25 g,每日2次。

(3)润肺通便 松子仁、柏子仁、芝麻各40 g研粉,加白醋做成5 g一丸,用黄芪15 g煎汤服,每次2丸,每日2次。

(4)补虚养神 松子仁20 g研粉,粳米50 g,共入锅煎粥,每日服食3次。

(5)肾虚头晕 松子仁、黑芝麻、枸杞子、杭菊花各15 g,水煎服,每日1剂。

(6)风湿性关节炎 松子仁15 g、当明6 g、羌活6 g,加黄酒、水煎服,每日2次。

(7)痔疮出血 每日嚼食松子仁3次,每次5 g。

(8)小儿寒咳 松子仁50 g炒熟,百合、麻黄各3 g,杏仁40个共研粉,加白糖做成丸,每丸如黄豆粒大小,餐后含服10丸。

(9)冻疮 松子仁30 g,捣烂加菜油调成糊状,敷患处,每日换1次。

4. 食用方法

(1)松子酥鸡腿 母鸡腿4只、猪肉200 g、松子仁100 g、鸡蛋6只,料酒、精盐、味精、白糖、酱油、葱花、姜末、芫荽、湿淀粉、菱粉、生油、猪油、鸡汤各适量。将鸡腿的皮、肉分别剔下,把鸡肉与猪肉剁成肉茸,放入大碗内,磕入鸡蛋4只,加入料酒、精盐、味精、酱油、白糖、湿淀粉、葱、姜、松子仁搅拌均匀成肉馅。将鸡皮平铺于案板上,撒上干菱粉,然后将肉馅平抹于鸡皮上,再插上松子仁。取一小碗,将鸡蛋清、湿淀粉调成糊。平锅烧热后加入猪油溜匀,将鸡皮面上抹蛋清糊,下油锅两面煎,待鸡皮两面绷住后拖出。锅内倒入生油,待七成热时投入鸡皮炸透捞出,用刀切成长条状,一半皮朝下、一半皮朝上码在扣碗内,加入酱油、料酒、精盐、白糖、鸡汤上笼蒸透取出,蒸汤滗于锅内,翻身扣于盘中。将锅内的汤调好味勾稀芡,浇于鸡腿上,再围上芫荽末即成。此菜是由松子仁、鸡肉、猪肉、鸡蛋相配而成,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滋阴润燥、补中益气的功效。适用于瘦弱干咳、虚劳吐血、胃呆纳少、崩漏泄泻、营养不良、小便频数等病症。

(2)松仁炒鹌鹑丁 净鹌鹑1只、松子仁50 g、瘦猪肉100 g、罐头竹笋50 g、咸面包50 g、蛋清50 g、玉兰片50 g、大葱白25 g、水发香菇15 g、大蒜瓣15 g、酱油15 g、熟青豆仁50 g、胡椒粉2 g、料酒10 g、白糖15 g、干淀粉15 g、味精5 g、芝麻油5 g、鸡汤100 mL、豆油500 g(实耗150 g)。将鹌鹑剔骨,剁去头颈、尾、脚、翅膀,洗涤干净;把鹌鹑肉、猪瘦肉切成1.5 cm见方的丁后,加入酱油5 g、味精3 g、胡椒粉1 g、蛋清与干淀粉适量上浆;面包去皮、切粗丁,竹笋与香菇、葱白、玉兰片、大蒜瓣均切成小丁。将鹌鹑头颈剖为两片,脚爪去尖,尾割开,去臊洗净,鹑肝、肫剔去筋膜洗净后,切成粗丁。净锅烧热,放入豆油,烧至五成热时将面包丁下锅,烧到酥黄、捞出、控油、入盘;随即鹌鹑丁、瘦肉丁下锅滑散,炸至八成熟时捞出;再将鹌鹑头、脚爪、肫、肝等下锅炸热,倒入漏勺沥油。炒锅上旺火,放入少许豆油,烧至五成热,将冬笋、香菇、葱白、荸荠、大蒜及青豆仁一并下锅煸炒2分钟,再加入料酒、白糖、酱油、味精、胡椒粉、鸡汤稍炒均匀,放入过油的鹌鹑丁、瘦肉丁、芝麻油,溜炒约1分钟,颠翻几下,倒在炸面包丁上,再放上过油的肫、肝后,理成鹌鹑形,然后把过油的鹌鹑头、脚、翅膀码入鹌鹑周围即可。此菜清鲜淡爽,香郁多味,细嫩酥脆。

编辑:王慧 审核专家:农产品加工杂志社总编 张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