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老福州的鸭面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福州著名民俗学家萨伯森有诗云:“邻居巧制象生花,阿焕独将鸭面夸。寄语老饕休错过,二桥亭畔第三家。”在福州市鼓楼区仓前街与通湖路之间,有一座苍老古朴的木构风雨桥,叫做二桥亭,桥两旁遒劲的古树和桥下潺潺的流水交相辉映,依稀可见老福州的风韵。

仓前街一带的妇女都善于手工制作绒绢花(通草花),桥头第3家有一个卖鸭面的小店,招牌是并不显眼的小牌子,上用朱砂写了“阿焕鸭面”四字挂在店前,人称阿焕鸭面店,也叫做“二桥亭鸭面店”。老板叫林阿焕,他每天杀十几个鸭子,用鸭汤泡面,并用最上等的鱼露(也叫虾油,由海产小杂鱼酿造而成,味咸鲜,是具有福州特色的一种调料)。其鸭肉、鸭肠和鸭肝、鸭胗十分脆嫩,胜过酒家很多。

林阿焕少年时,家中全靠父母制作绒绢花谋生,因为家里贫寒,林阿焕未能上学读书识字。十几岁时,为了谋生,他来到福州一家点心店做学徒,手艺学成后便在店里做伙计。他做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总是帮人赚不了钱,于是辞去了工作,向亲戚朋友借了一些本钱,叫木匠做了一副卖鸭面的挑担。从此,他每年到农家收购上等幼鸭,由父母在家养几个月后,自行宰杀加工。面条也是他自己手工做的,条条粗细均匀,干湿适度,吃起来口感软润。

上午他在家里备好料,下午便挑担上街叫卖。“阿——焕——鸭——面——”,飘荡在老福州的大街小巷里。他的鸭面料真、工细、味美、价廉。他为人和气,又能体贴顾客心理,顾客要加点鱼露、醋、汤,他都有求必应,所以回头客很多,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好口碑慢慢传开了,最后成为福州百姓的一种生活习惯,到点了,听不到“阿——焕——鸭——面——”,依姆、依爸们便感到有些惆怅失落。

1887年,随着本钱的积累,林阿焕便在二桥亭畔开了一家小店。门面不大,设备简陋,只摆了几张普通的八仙桌,一些骨牌椅。

店里主要卖鸭面,兼售上排和芝麻龙肠(鸭肠)。顾客上门要一碗鸭面,另加上排一片、龙肠一碟,不但花费不多,且美味可口,可谓价廉物美,所以生意十分兴隆。因为该店的依然鸭是自养的鸭,因此鸭肉特肥嫩,鸭面的味道与众不同。

鸭面的口味主要取决于汤。林阿焕的清汤是用肥鸭和上排文火熬制而成的。熬多少清汤,便配多少碗面条,保证原汁原味,汤好味清,加上最上等的鱼露,所以鸭肉面味道实在太鲜美可口了,风味独特,吃一次便令人难忘,总想再吃。林阿焕把熬汤后的鸭肉和上排等调配上鱼露、蒜末、香油等制成小菜,也别有风味,其他如鸭肝、鸭胗,特别是芝麻龙肠(鸭肠)又脆又嫩,更受客人喜爱。口口相传,回头客带来许多慕名而来的新食客。

林阿焕的经营还有一个特点,当顾客吃了一碗还想再吃时,他却婉言谢绝。因为,一来要留下来卖给尚未光临的老主顾,以免失礼于他们;二来这也是他经营的窍门,他知道少吃多味,任何美味吃腻了,味道再好也不过如此(这在经济学上叫做边际效应递减)。所以当你刚尝出味时,他就不让你再吃了,此时你对“二桥亭鸭面”便会留下深深的眷恋之情和深深的回味,让你欲罢不能,你自然就成为其店里的常客了。这就是为什么至今老福州提起“二桥亭”鸭面,依然津津乐道、垂涎三尺的原因。

当时福建学院的大学生们,不管是打赌还是其他原因请客,都要到“二桥亭鸭面店”中吃一碗鸭面,解解馋,过过瘾。不但一般的政府官员到店中品尝,连一些洋人也慕名而来。

随着福州的风云变革,“二桥亭鸭面店”慢慢地消失了,这一具有独特风味美食的消失,让不少老福州人感到不尽的失落和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