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俗称浮尘子、叶跳虫等,发生普遍,一般茶区均有发生,为害严重时,使茶叶产量和品质降低。
1 形态识别
茶假眼小绿叶蝉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成虫头至翅端长3.1~3.8mm,淡绿或淡黄绿色。卵为新月形,长约0.8mm,宽约0.15mm。若虫共5龄。1龄体长0.8~0.9mm,体乳白,头大,体纤细,体疏覆细毛;2龄体长0.9~1.1mm,体淡黄色;3龄体长1.5~1.8mm,体淡绿色,腹部明显增大,翅芽开始显露;4龄体长1.9~2.0mm,体淡绿色,翅芽明显;5龄体长2.0~2.2mm,体草绿色,翅芽伸达腹部第五节,接近成虫形态。
2 发生为害规律
2.1 为害特点
茶假眼小绿叶蝉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叶液,受害叶片主侧脉变红,叶尖、叶缘变为红褐枯焦;受害新梢节间缩短,芽叶萎缩。芽梢生长缓慢或停止,新芽减少,甚至不能发芽。为害严重时,新叶全部焦枯脱落。以后抽出的芽头缩小,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成品茶条索松散,碎末增多;冲泡后汤色浑浊,滋味苦涩,香气失常。
成、若虫的为害程度分为5个等级:
0级:芽叶生长正常,未受害;
1级:受害芽叶呈现湿润状斑,晴天中午暂时出现凋萎;
2级:红脉期,叶脉、叶缘变暗红色,迎着阳光清楚易见;
3级:焦边期,叶脉、叶缘红色转深,并向叶片中部扩展,叶尖叶缘逐渐卷曲,“焦头”和“焦边”,芽叶生长停滞;
4级:枯焦期,焦状向全叶扩张,直至全叶枯焦,以致脱落,如同火烧。
2.2发生规律
茶假眼小绿叶蝉一年发生10代左右,均以成虫在茶丛内叶背、冬作豆类、杂草上越冬。翌年早春,茶树发芽后成虫开始产卵繁殖。雌成虫以产卵器刺入茶树嫩梢组织内产卵(散产于嫩茎皮层和木质部之间,茶褐色的枝条上不产卵),1个孔仅产1粒卵。1头雌虫春季产卵量多达32粒,夏秋季只产9~12粒。成虫产卵期达20d(越冬成虫产卵期长达1个月),且成虫有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的习性,致使世代重叠明显。
假眼小绿叶蝉若虫期一般6~10d,春秋低温季节若虫期长达25d,甚至更长;成虫期一般2~21d,越冬代成虫150d左右。卵历期6~19d。
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趋嫩性,即成虫和若虫多栖息在芽梢嫩叶叶背活动为害,日常以芽下二、三叶叶背虫口为多。卵多产于新梢嫩茎组织内,且以芽下二、三叶上下最多,叶柄次之;畏光怕湿:常栖息于芽梢嫩叶背面,阴雨天或晨露未干时不活动。中午阳光照射强烈,活动暂时减弱,自蓬面向丛内转移;喜横行、善跳跃:除低龄若虫较迟钝外,3龄后的若虫则变得活泼,善爬善跳,稍受惊动即沿茶枝迅速下逃。假眼小绿叶蝉除为害茶树外,还可为害大豆、花生、烤烟、十字花科、蔬菜、桃、梨、桑等作物;成虫嗜好黄绿色和浅绿色。徒长枝芽叶上虫口较多。若虫蜕下的皮留在叶背。
2.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呈双峰型。咸宁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有明显的低温期,夏季7—8月份有明显的高温干旱期,年降雨量1500mm左右。第一峰期从5月下旬至7月中旬,以6月份虫量最为集中,主要为害夏茶,高峰期较短,虫量多。第二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以9—10月份虫量最多,主要为害秋茶,高峰持续期比第一峰长,但虫量比第一峰少。
2.4 影响种群消长的因素
假眼小绿叶蝉在春季气温升高到10℃时开始活动,当旬均气温在17~19℃之间是其生长与繁殖的适温区,最适温度为20~26℃,这时茶树生长旺盛,幼嫩芽最多,食料充足。当出现连续平均气温在29℃以上时,则虫量急剧下降。降雨主要影响其繁殖,雨日多,时晴时雨,有利于该虫的繁殖。降雨强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消长也有明显的影响,在下大雨至暴雨的情况下,可使其虫口数量急剧下降。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搞好茶园冬季管理
秋茶停采后,茶园进行全面耕翻,深度20cm,在梯面内侧挖一施肥沟,沟的深、宽均为30~35cm,把梯面、梯坎和茶蓬中清除的杂草和有机肥混合埋入沟中,以作基肥,复土后压实,重新平整梯面。有条件的茶园,还可实行梯面铺草或种植绿肥。通过秋冬季耕锄与增施有机肥,使茶园土壤变得疏松,通透性良好,有机质含量增加,提高保水保肥性,茶树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协调,促进树势恢复,既增强了茶树的抗逆能力(包括抗病虫能力),也为茶叶优质高产创造了条件。
在除草翻耕、施基肥后,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全园进行一次修剪,把鸡爪枝、病虫技等剪除干净,修剪下的枝叶埋入沟中或集中烧毁。修剪后,对茶园道路两旁及茶园四周的杂草与枯技落叶、小杂木等进行一次清理,结合积肥,集中沤堆作堆肥。清园后,对茶蓬喷洒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液1~2次进行封园,可有效地破坏茶假眼小绿叶蝉等病虫害的越冬场所,降低虫害越冬基数,从而减少翌年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数量。
3.2及时分批采茶,减少害虫食料
及时分批采茶,可及时采掉嫩梢上的茶假眼小绿叶蝉卵块,恶化假眼小绿叶蝉的营养条件及产卵场所。一是要适当嫩采,特别是夏季,既有利于提高制茶质量,又有利于减少害虫。二是采尽秋梢,以减少越冬虫害食料。
3.3 物理防治
3.3.1 灯光诱杀 用太阳能杀虫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太阳能杀虫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山地茶园上对该虫的诱杀效果突出。在害虫发生期,每1hm2茶园安装l盏灯,就能显著降低该虫的为害。针对假眼小绿叶蝉只能短距离跳跃这一特点,挂灯的高度以高出茶树顶梢30~40cm为宜。
3.3.2 黄板诱杀 根据假眼小绿叶蝉的趋黄色性,将黄板上涂上环保专用胶,当该虫跳跃撞击黄板时,黄板上的胶即将其黏住致死,从而达到诱杀该虫的目的,每667m2茶园用黄板30~40片,可较好地控制该虫的为害,黄板悬挂高度高于茶树顶梢20cm为宜。
3.4 药剂防治
3.4.1 加强测报,及时掌握虫情 利用成虫、若虫在早晨水未干不甚活动的习性,从4月下旬开始,在整片茶园中每隔5d随机检查100张叶片正反面的成、若虫数,然后计算百叶虫口数。在为害盛期(5—8月份),摘下当季的芽(每芽2~3叶)20个,轻轻剥开嫩梢皮,查看卵粒,以卵粒基数作为依据。一般在成虫产卵高峰后的7 d,即若虫孵化高峰期。根据防治指标,掌握在若虫孵化高峰期及时用药。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指标为夏茶期间每百叶虫数5~8头,秋茶期间为每百叶虫数10~12头,应及时喷药。
3.4.2 使用绿色农药防治 一是使用植物源农药,可使用7.5%鱼藤酮乳油或0.2%苦参碱水剂或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对茶假眼小绿叶蝉有较理想的防治效果。二是用化学农药防治,可使用3%啶虫脒乳油1 000倍液、10%呲虫啉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1 500倍液等,在茶小绿叶蝉若虫发生高峰期使用,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编辑:王慧
审核专家: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主任编辑 刘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