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南竹林套种竹荪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南竹林下套种竹荪,虽然收入可观,但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必不可少。利用南竹林下空地套种竹荪栽培后的废菌糠回归林地,既增加林地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每667m2还带来了上万元的增收,每年都获得了可观的回报。南竹林下套种竹荪,虽然收入可观,但掌握技术操作规程必不可少。

1备好原料

南竹林套种竹荪,每667m2需用干燥不霉新鲜竹屑14m3,尿素70kg,过磷酸钙50kg,碳酸钙25kg,麦麸50kg。基本材料配备好后,选择一块易排易灌,含腐殖质较多沙壤土的田块,整理一个堆料场,每年8月开始建堆发酵,先在堆料场撒一层40cm厚的竹屑,同时撒上尿素、碳酸钙、浇上水,头几层,用水不宜太多,如此反复堆料,堆高至1.5m左右时将料堆踩实,盖上稻草,每间隔15d翻堆一次,使各种原料均匀,翻堆时如果培养料太干要加水,保持培养料含水分60%左右,有利培养料的发酵,一般一堆翻4次即可。

2科学栽培

将备好的原料在月中旬做好辅料的播种,最迟在月下旬前全部完成。播种前10d在栽培林地每667m2施尿素20kg,过磷酸钙50kg,增加肥力,为栽培过程中竹荪生长提供及时的养分。

播种时要检查基料中是否有氨气,如有,需适当翻松,降低温度,晾3~5d再播种,且气温不能超过28℃。播种时,首先将基料按每行1m撒开,并把培养料洒足水,再将菌种分成4~6小块放于基料中间,然后再撒上一层麦麸盖住,菌种一般采用头尾插花播,再盖一层基料,把麦麸盖住,培养料要压实,再覆上4cm左右厚干净肥沃的表土,泥土含水量以80%为宜,覆土后上面用薄膜覆盖,不能太厚,有利于保湿。同时,要保持培养料和土层含水量的相对稳定,不能过干或过湿,保持培养料和覆土的湿度。

3管好菌丝

菌丝生长温度为8~30℃,因此,当菌丝生长正常,在适宜的自然温度下,菌丝在40d左右可长出覆土层。正常情况下,形成颗粒状菌球体,从播种开始一般需要60d左右。当菌丝生长正常,开始在覆土层表面形成菌球,从小到大,从米粒状大小到黄豆大小,一般需要6d时间,8d可达花生米大小,13d后可长至核桃大,18d左右,菌球上的刺毛会开始消退,此时一般菌球不再怎么生长。当菌球不再增大时,说明已经到了成熟期。要控制好棚内温度和相对湿度,特别是培养料和覆土层的湿度,可以通过喷水把相对湿度控制在80%。

4出菇管理

成熟菌球开裂后依次形成菌盖、菌柄,最后吐出漂亮的如蕾丝一样的菌裙。竹荪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基质。因此要特别注意基质和覆土层含水量的保持度。如果遇久旱无雨,菇床表面发白,必需喷水浸透床面。当菌裙开裂到最大,完全张开时,需立即进行采收,把菇小心翼翼地从菌托采下,尽量做到菌盖、菌托、菌裙等各个部位保持外观的完好,以提升成品菇的质量和价值。把采下来的菇立即摆好晒干,或立即拿入烤房、烤箱烤干,干后变软立即密封包装。但需注意的是,当竹荪开始撒开菌裙的关键时候,为了防止出现菇体畸形,还要避免风吹。

编辑:王慧

审核专家: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主任编辑 刘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