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出了小麦病虫害绿色安全高效防控技术,即在选用抗性品种的基础上,结合药剂拌种、关键期的“一喷多防”等措施,可以减少施药次数,提高防控效果,减少农药残留。
1 市场把脉
小麦是四川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四川气候生态条件复杂,小麦病虫害种类多,个体变异大,危害重。危害小麦的病虫害种类主要是三病(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两虫(蚜虫、红蜘蛛),传统的防治方法不但劳动强度大,还会增强病虫的抗药性,产生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为了减少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该院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出了小麦病虫害绿色安全高效防控技术。
2 选择高产兼顾抗病虫品种
选择抗病虫兼顾高产的品种,是病虫害防控最有效的途径。选对品种,是小麦病虫害绿色安全高效防控技术实施的第一步。
目前,四川省小麦抗病育种方面成效突出,已选育出多个抗条锈病及兼抗白粉病的品种,但多数抗性品种的产量潜力在500 kg/667 m2左右,抗病性与高产难以协调。多年控制性试验和生产实践结果表明,抗条锈病和白粉病且产量潜力突出的四川小麦品种仅川麦104、绵麦367、蜀麦969 等少数品种,高产攻关田单产均在600 kg/m2以上。因此,在四川省盆地小麦主产区及类似生态区,推荐使用川麦104、绵麦367、蜀麦969等品种。
3 播前拌种减少地下害虫为害
选好品种之后,根据四川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基础上,实施播前拌种,利于防治蚜虫和地下害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目前商业化防蚜拌种剂成分多样,防效差异极大,其中效果最好的是吡虫啉种衣剂,拌种后在小麦整个生育期或至开花期均有效果,发生小麦开花期百株蚜量不足50 头(防治标准为500 头),而对照处理(不拌种)近2000头。
4 关键时期实施“一喷多防”
在选用抗性品种、药剂拌种基础上,关键期可实施“一喷多防”。那什么是关键期呢?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关键时期有两个:一是拔节孕穗期,此时病虫害达到防治标准,需及时喷药防治,若病虫害混合发生,则混合喷药。二是抽穗至开花初期,此时是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也是条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发生危害的高峰期,需“一喷多防”综合防治病虫害。
准确掌握小麦两个关键期后,第二步,要选择针对性药剂,对病虫害进行施药。
病虫害易产生抗药性,已有研究表明,氧化乐果对蚜虫的田间校正防效低于80%;而多数生物药剂对蚜虫的防控效果(田间校正防效低于60%)远不及化学药剂(田间校正防效高于90%);增效剂增效效果较弱且有选择性,因此需选择针对性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据多年试验示范结果,防治条锈病可选择丙环唑,防治白粉病可选择三唑酮,防治蚜虫可选择吡虫啉,防治赤霉病可选择甲基硫菌灵。
编辑:王慧
审核专家:重庆市农技协联合会主任编辑 刘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