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叶蝉类害虫的防治方法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1、黑尾叶蝉

黑尾叶蝉的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慈姑、小麦、大麦、看麦娘、李氏禾、结缕草及稗草等。分布于我国各稻区,尤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江浙一带一年发生5~6代。黑尾叶蝉成虫和若虫在水稻叶片或水稻基部刺吸汁液,形成棕褐色伤斑,使水稻茎秆发黑并倒伏。能传播水稻矮缩病、黄矮病及黄萎病。成虫产卵于叶鞘边缘内侧组织中。以3~4龄若虫及少量成虫在绿肥田边、塘边、河边的杂草上越冬。

防治方法:

(1)选用抗虫品种。

(2)加强水肥管理,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3)防治适期为2~3龄若虫高峰期,甲维盐、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等喷雾。

(4)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蜘蛛。

2、电光叶蝉

电光叶蝉分布在黄河以南各稻区。寄主植物有水稻、玉米、高粱、粟、甘蔗、小麦及大麦等。浙江一年发生5代,四川5~6代。成虫、若虫在水稻叶片和叶鞘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变黄或整株枯萎。还可传播稻矮缩病、瘤矮病等。成虫可在稻株各部位产卵。以卵在寄主叶背中脉组织里越冬。

防治方法与黑尾叶蝉相似:

(1)选用抗虫品种。

(2)加强水肥管理,均衡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3)成虫产卵期先适当排水,后灌水至10~13厘米,浸泡24小时,隔3~4天再排灌1次,可杀死大量卵块。

(4)防治适期为2~3龄若虫高峰期,甲维盐、吡蚜酮、噻嗪酮、毒死蜱等喷雾。

编辑:孙苑琪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董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