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如何诊治兔传染性水疱口炎?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本病俗称流涎病,是一种兔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的兔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形成水疱性炎症并伴有大量流诞。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病毒主要存在于病兔口腔黏膜的坏死组织和唾液中。1%氢氧化钠溶液、1%福尔马林溶液能在几分钟内杀死病毒。

(1)流行特点。病兔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随污染的饮水经口、唇、齿龈和口腔黏膜而侵入,吸血昆虫的叮咬也可传播本病。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发霉变质或带刺的饲料(如葎草等)时,引起黏膜损伤,更易感染。本病多发于春、秋,主要侵害1~3月龄的仔幼兔,青、成兔发病率较低。

(2)临床症状。典型症状为口腔黏膜发生水疱性炎症,并伴随大量流诞。潜伏期5~7天。病初口腔黏膜潮红、充血。随后在嘴唇、舌和口腔其他部位黏膜出现粟粒至扁豆大的水疱。水疱破后形成溃疡,同时有大量唾液沿口角流下,沾湿唇外,颌下、胸前和前肢被毛,使该部位绒毛黏成一片,发生炎症和脱毛。仔幼兔发病后2天左右死亡,死亡率在50%以上。患免食欲下降或废绝,精神沉郁,消化不良,常发生腹泻,日渐消瘦,虚弱。本病具传染性,同窝兔有相继发生的情况。青、成兔一般可维持5~10天,死亡率较低。

(3)诊断要点。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症状和病变常做出诊断。必要时作病毒鉴定。

(4)防治措施。经常检查饲料质量,严禁用过于粗糙的饲草等饲喂幼兔,以免损伤粘膜而感染本病。

本病易被发现、诊断,若及时隔离、治疗,可有效控制死亡。①据笔者经验,发现流口水者,可用青霉素粉剂,直接涂于口腔内,剂量以火柴头大小为宜,一般1次可治愈,但剂量大者易引起兔死亡。②先用防腐消毒液冲洗口腔,然后涂擦碘甘油、明矾与少量白糖的混合剂,黄芪粉或调成粥状的四环素,每日2次。③全身治疗可内服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0.2~0.5克,每日1次。④对可疑病兔喂服磺胺二甲嘧啶,每千克体重0.1克,每日1次,连服数日,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编辑:马宇飞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 仁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