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北方粳稻品种郑稻系列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1.郑稻18

2006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株高107.1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5.1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垩白米率23.5%,垩白度3%,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豫粳6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6千克,比对照豫梗6号增产13.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98.2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8.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6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2.1%。

2.郑稻19

2006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9.4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3.4天。株高107.1厘米,穗长15.7厘米,每穗总粒数128.1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5.1克。抗性:苗瘟4级,叶瘟4级,穗颈瘟3级,综合抗性指数3.3。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3%,垩白23.5%,垩白度3%,胶稠度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产量表现:2005年参加豫粳6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8.6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3.2%(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98.2千克,比对照豫梗6号增产8.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70.6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10.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千克,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2.1%。

编辑:王晶

审核专家:长春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 金玄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