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科学养殖提高鱼体抗病力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在目前的饲养条件下,要消灭一切病原体是不可能的。但要控制鱼病的发生,可从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维持养殖水体生态平衡人手,提高鱼体抗病能力,只要措施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合理混养 合理的混养不仅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对鱼类疾病的预防也有一定的作用。将不同活动水层、不同食性的鱼类进行混养,能充分利用养殖水体的生态空间、各种饵料生物和营养物质,降低水体中有机悬浮物的含量,维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可减少鱼病发生的机会。

(2)早放养 实行早放养,改春季放养为秋季、冬季或早春放养鱼种。秋、冬季节水温低,鱼种活动力弱,容易捕捞、运输,不易受伤感染疾病。早放养还可使鱼类提早适应新环境,到春季水温上升后的疾病流行季节已经恢复体质,开始摄食,增强了抗病力;而且延长了生长期。

(3)做到“四定”投饲 即定质、定量、定时、定点。

(4)及时调剂水质 能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为养殖生物提供有益的生存环境。

(5)坚持巡塘 养成每天早、中、晚巡塘的习惯,观察鱼类吃食情况、活动情况及池塘水质变化等,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6)预防受伤 日常管理、 拉网捕鱼、进箱搬运及养殖操作要认真谨慎,防止鱼体受伤而感染疾病。如有损伤则及时消毒,避免感染加重。

(7)定期投喂能提高免疫力及生长力的免疫增强剂、中草药制剂等,如维生素C、多糖类等免疫促进剂等。

编辑:马宇飞

审核专家:山西农业大学讲师 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