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是当前国际公认的危害养猪产业重要传染疾病类型之一,病猪普遍出现贫血、消瘦、体质下降、黄疸、呼吸困难、腹泻、生长发育受阻、母猪繁殖障等临床症状,一旦没有妥善处理会导致大面积仔猪死亡,降低经济效益。
猪圆环病毒病会集发于2~3周断奶后的幼小仔猪,发病率高达40%~80%,病死率高达20%~100%。目前易发现猪圆环病毒病的猪群是6~8周,死亡率高达20%~60%,死亡率高达80%左右。
一、临床症状
1.多系统衰竭综合征。一般出生6~8周的仔猪在断奶后十分容易出现猪圆环病毒病,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咳嗽、生长缓慢、精神抑郁、部分会出现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上述病症虽然有较低的发病率,但普遍死亡率较高。经剖检可发现病肺部肿大且呈黄褐色,淋巴结肿大,结肠、小肠和胰腺坏死,脾肿大,肾脏苍白,水肿。
2.母猪繁殖出现障碍。通常猪圆环病毒病会造成母猪出现死胎和流产等现象,即使存活的小猪也有较高死亡率,部分母猪出现发情期不规律和不孕不等情况,虽然部分母猪无明显身体异常症状,但产下猪仔会出现胸腹积水、坏死性心肌炎和肝脏瘀血等病变。
3.皮炎肾病综合征。一般8~18周的仔猪十分容易出现此症状,该症状具有30%的死亡率。导致仔猪出现皮炎肾病综合征多与缺乏科学合理饲料分配、环境气候、卫生环境、大量饮食等因素有关。病猪会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和紫色斑块,病情较轻的仔猪会借助自身良好的免疫系统恢复,病情较重的仔猪会出现呼吸急促、体重减轻、发热、腹泻、跛行、精神抑郁、食欲下降等情况,甚至部分病猪会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出血坏死及皮下水肿咳嗽等情况,经剖检发现病猪肾脏肿大、淋巴结肿大、脾肿大以及肠黏膜出血等现象。
二、防控技术
1.加强饲养管理。应不断对饲养环境进行控制,控制影响养猪的各种应激因素,根据季节和气候实时变化做好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等工作,加强猪圈通风换气,降低氮气浓度,改善空气环境质量,需要针对幼猪进行断奶后的适应训练。避免将不同生长阶段和日龄的猪混合饲养,尽可能做到一胎一栏并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定期针对猪圈和猪进行消毒和杀灭虫蝇,为猪群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需要为猪群提供全价的配合饲料并合理添加相关营养物质,保持猪群营养均衡,将喂养猪群的干料替换为半干湿料或全湿料,从而提高猪群采食量和食欲。
2.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对于防治猪圆环病毒病而言,建立相对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每一猪群出圈舍后要彻底消毒和打扫,空舍2天后再将猪群放入其中。养猪场要严格控制外来货物、车辆、外来人员等出入,实行封闭式管理。要求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后及时更换鞋帽和工作服并定向流动。做好场区杀虫和灭鼠工作,无害化处理污水和粪尿,最大限度使病原微生物对猪场污染得以降低,减少猪群感染。
3.药物预防控制。对早期发现疑似感染猪实施淘汰和隔离措施,控制猪圆环病毒传播,对于无症状猪群实施药物防治。幼仔出生1~7天后给予1次排疫肽,1~3日龄的幼仔需要每日口服1次畜禽生命宝0.5毫升,可有效防治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断奶后前3天给予0.2毫升猪用转移因子和电解多维,进一步增强幼仔的免疫功能。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