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较高的比重。玉米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阔,也是镇沅县勐大镇的主要经济作物。而不同地区由于地质条件及气候条件的不同,发生的玉米病虫害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类型。文章主要是对镇沅县勐大镇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主要的病虫害进行了论述,并介绍其发生期间呈现出的症状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便玉米种植人员能够快速地控制病虫害的规模,降低经济损失。
1 玉米种植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发生症状分析
1.1 常见的病害
镇沅县勐大镇玉米种植中经常出现的病害有青枯病、大斑病和小斑病3种。其中青枯病在发病期间出现的主要症状为:灌浆阶段结束时玉米突然出现青枯或萎蔫的情况,随后叶片开始褪色、干枯,果穗下垂、苞叶逐渐干枯而死,手握会明显觉得有空心感。青枯病主要发生在灌浆期或乳熟期,客观环境使土壤中水分增多,导致青枯病发生的概率更大。
大斑病在发病早期阶段会在叶片上呈现出青色水渍状的小点,而且其发展方向为自下向上,沿着叶脉走势进行,最后导致出现纺锤状或梭状的大斑点,这些斑点主要为褐色或深褐色,严重时会生长至玉米的苞叶以及叶鞘。当玉米种植处于湿度较大的状态时,病斑的范围会有所扩大,而且会出现类似于霉状物的黑灰色物质,导致叶片发黄、枯萎。大斑病主要发生在温度18~22 ℃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中,而且湿度大会加深病状,尤其是在南方多雾、阴雨天气中,病害的发生率最高。
小斑病在发生期间主要症状体现在玉米的茎、叶片、穗等部位,一般情况出现的病斑为椭圆形、纺锤形、长方形,颜色为灰褐色或黄褐色。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生在25 ℃以上的多雨季节中。
1.2 常见的虫害
镇沅县勐大镇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虫害有蚜虫、玉米螟等,其中蚜虫病害的主要症状是蚜虫会在玉米生长阶段的幼叶以及嫩茎中汲取汁液,导致叶片出现萎蔫,甚至干枯而死;如果在玉米成熟阶段发生蚜虫害,那么成熟期的叶片会因虫害而提前枯落,提早进入到结果阶段,影响谷粒成熟和最终产量。蚜虫的繁殖方式与其他虫类有所差别,既可以无性繁殖也可两性繁殖,繁殖力和生命力都旺盛,所以对玉米造成的危害也比较严重。
玉米螟又被称为钻心虫,其主要症状为:玉米的心叶会被玉米螟蛀穿,玉米叶片上会出现整齐的小孔,而且到雄穗抽出后,玉米螟会深入到其中进行啃噬,导致雄花在成长阶段出现基部折断的情况,而且还能进入到玉米中啃噬稚嫩的玉米籽粒,降低籽粒的饱满度,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玉米螟虫害主要发生在每年夏季的高温、高湿天气。
2 玉米种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镇沅县勐大镇对于玉米病虫害的防治主要采取4种手段,通过利用不同防治手段的综合治理,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的规模和造成的损失。
2.1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品种的选择,提高其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这也是防治的根本方法。耕作中可以采用轮作的方式,通过对土壤的深翻,降低土壤中细菌的含量,减少对玉米生产的影响;土壤中如果存在病残体要及时进行清除,尽可能降低玉米生长环境中存在的病害体。在玉米发病初期阶段,可以将发生病害的叶片去除,防止病害规模的扩大;科学、合理地早播种,由于玉米螟喜欢在玉米地内产卵,早播可以诱使玉米螟提前产卵,及早进行防治,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另外,在玉米收割后,可以将秸秆粉碎、还田,避免玉米螟无限繁殖;如果玉米是与其他作物一同种植的,那么要尽量避免与谷子或高粱一同种植。
2.2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的原理是通过引入病虫的天敌来进行防治。例如对于玉米螟的防治,就可以引入赤眼蜂,赤眼蜂产卵需要虫卵作为载体,通过其产卵能够破坏玉米螟卵的生长,实现虫害防治的目的。但在使用生物防治阶段,对赤眼蜂的引入数量和时间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否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且在使用生物防治手段过程中,还要从经济的角度进行考虑,对于引入数量、防治成本、经济收益之间要进行综合的分析,尽可能降低防治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通过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例如玉米种植中出现虫害,可以通过灯管诱杀、辐射刺激病虫导致其无法正常发育等手段进行。物理防治的效果较好,通常都是采用在田间安置汞灯的方式影响害虫的生长。
2.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通过化学药剂的喷施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目前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喷洒的主要化学药剂为广灭丹和辛硫磷,其有些药剂为颗粒状的,通过与土壤的混合能够有效降低病害虫的生长。例如在雄穗打苞阶段出现了玉米螟害,那么就可以通过煤渣与功夫颗粒剂的混合迅速杀灭玉米螟,这种防治手段的效率和效果比较好,但要注意化学药剂的污染问题。
总而言之,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出现病虫害的种类有很多,而且在玉米不同的生长阶段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症状。文章主要介绍了镇沅县勐大镇玉米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类型和防治手段,但在具体的使用中还要结合玉米的实际生长情况,选择最科学的防治方式,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影响,降低其对经济收益的影响。
编辑:韩风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姚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