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工艺流程
栽培原料准备、培养料配制、堆料发酵、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
2.培养料配方
(1)碎稻草63%、棉籽壳18%、米糠15%、磷肥1%、石灰3~4%、石膏1%。
(2)甘蔗渣50%、木糠或碎木薯秆25%、米糠20%、磷肥1%、石灰3~4%、石膏1%。
(3)碎稻草30%、甘蔗渣30%、木糠20%、麦糠15%、石灰3~4%、石膏1%。
(4)碎玉米芯30%、甘蔗渣40%、木薯酒精渣20%、米糠8%、石灰3~5%。
3.培养料配制
按所选配方要求和每批次的种植规模,称量所需的各种原料并混合搅拌均匀,加入石灰、石膏、肥料等,同时将培养料的PH值(酸碱度)调到8.0~8.5,含水量调到60~65%。
4.培养料的堆制发酵
培养料混合均匀后建堆发酵2~8天(据季节、料的生熟程度决定发酵时间长短),中间翻堆1~3次,冷天季节发酵前期可用薄膜覆盖来提高发酵温度,当料温达到60~70℃时揭开薄膜,并用木棒在料中每隔一定距离打孔透气,装袋前半天加入米糠、麦糠、玉米粉等辅料拌匀再闷堆半天即可装袋。
5.装袋
可用宽20~25cm、长45cm的筒袋,菌袋先用绳子扎紧一头再装袋,可手工装袋或用装袋机装袋,装袋时培养料要松紧适中,上下均匀,不留空隙,袋口要留5cm扎口。菌袋装好后按“#”型或竖向叠放到灭菌炉中。
6.灭菌
菌袋装进灭菌炉后要立即进行灭菌,开始灭菌时要用猛火,使灭菌炉温度在2~4小时内迅速上升到100℃,之后用中火保持12小时以上,最后旺火猛烧一会,停火焖一夜后出炉。
7.接种
当菌袋料温降到50~60℃时出炉,并迅速搬运到已消毒好的接种室或场地冷却后进行接种。接种前要先用石灰水、来苏尔液等消毒套环、胶圈,接种前要用酒精消毒手和接种钩等工具。接种时,先接一头,再接另一头,要每人单独完成每个菌袋的接种。
8.菌丝培养阶段管理
菌袋接完种后,就地或运往菇棚(房)按井字型堆放进行菌丝培养管理,在发菌阶段,要保持黑暗环境和保持通风,同时要保持菇棚(室)相对干燥,不能向菌袋喷水。接种后7~10天内不要翻动菌袋,10天后要检查菌袋,踢除已污染的菌袋,13~15天后把上下菌袋调换位,以后每7~10天再翻袋一次,使菌袋的菌丝生长均匀。一般接种后25~35天,菌丝便可长满。
9.出菇期管理
菌丝长满后一般要再经7天后熟期培养,方可进入出菇期管理。
菌丝长满后要把菌袋堆放成排,一般堆4-7层高。当袋口处有小菇蕾形成时,除去袋口报纸,小菇蕾形成初期,可少量多次向菇棚(房)空中喷雾状水,保持地面湿润,但切忌向菇蕾喷水;当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时才可喷雾化水,并宜少喷、细喷、勤喷,同时保持地面湿润,当菇盖长到3cm以上时才可喷水到菇体上。出菇期间,菇棚(房)空气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85~95%。
平菇长到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时要及时采收。采收完一潮菇后,要停止喷水3~7天,以促进菌丝生长和菌包转潮出菇,当菌包有菇蕾出现时再进行适当喷水,以刺激新一潮菇体的形成。
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