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和土壤一样各具酸碱性,有针对性选择施用酸碱肥料,不仅可以减少肥料的损失,还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土壤有酸碱性之分,是因为土壤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当氢离子多于氢氧根离子,土壤呈酸性,反之呈碱性,两者相当为中性。同样,肥料施入土壤后均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由于作物吸收的阴阳离子数量不相等,当植物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时,使土壤呈现酸性的肥料叫作生理酸性肥料;当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时,使土壤呈现碱性的肥料叫作生理碱性肥料;当植物吸收的阴阳离子数量相当时,土壤不会明显残留某些离子,对土壤酸碱度没有影响,就称之为生理中性肥料。土壤的酸碱度可直接影响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还可以影响微生物活性,间接影响土壤养分利用和周转。在酸性土壤中,有效磷易与铁、铝形成磷酸铁、磷酸铝而降低有效性。土壤中的交换性钾、钙、镁等易被氢离子置换,易随水流失。在碱性土壤中,磷易与钙结合,生成难溶性磷酸钙盐类,会降低磷的有效性,许多微量元素如硼、锰、钼的有效性也会大大降低,导致作物出现缺素现象,发生生理性病害。一般根据土壤的酸碱性和作物对酸碱度的敏感程度选择化肥的种类。苜蓿、向日葵、甜菜等较耐碱;而燕麦、荞麦、马铃薯、甘薯等则较耐酸。养分通常在中性条件下有效性最高,因此要遵循在碱性土壤施用酸性肥料,酸性土壤施用碱性肥料的规律。酸性土壤应该选用生理碱性肥料,如硝酸钠、硝酸钾、硝基复合肥,同时配合使用有机肥和石灰,减少土壤酸化影响的效果最好;碱性土壤应选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氯化铵等,但是对于盐碱地不宜施用氯化铵和硝酸钠,以避免钠离子和氯离子过多造成的危害。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