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老虎也叫土蚕、切根虫,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辣椒、豆类、薯类、瓜类、葱头、胡麻、棉花等多种作物。该虫害偏重大发生年份往往造成作物改种或毁种,给农民的产量和收入带来很大损失。现介绍小地老虎发生规律及特点,并提出相应防控措施。1 小地老虎发生规律经农业植保部门多年观察研究,小地老虎在忻定盆地一年发生3代,田间幼虫的虫口密度以第1代最为集中,不仅虫量大、发生面积广,为害也最重。要控制小地老虎的危害,首先要研究其生活习惯、发生规律,才能对症下药地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控办法。其发生危害特点是:①1~2龄在作物或杂草的嫩茎叶上昼夜取食叶肉,残留表皮,形成针孔状花叶;②3龄后潜入地下活动为害,昼伏夜出,将作物幼苗茎基部咬断,造成缺苗断垄。1.1 消长情况小地老虎不能在忻定盆地越冬,其越冬代虫是从北纬33°以南的地方迁飞而来。测报灯下性诱盆内的成虫始见期,忻定盆地最早的时间出现在3月29日(忻府区南胡病虫测报站1982年数据),多数年份在4月上中旬。越冬带成虫高峰最早出现的年份在4月8日(忻府区永丰庄病虫测报站2013年数据),多数年份在4月中下旬。田间第1代幼虫为害的时间最早的年份出现在4月27日(忻府区安邑、定襄县北西力村2014年数据),多数年份在5月上中旬。幼虫危害盛期最早的年份出现在5月上旬末(2004、2008年),多数年份出现在5月中旬。1.2 生活习性在昆虫分类上,小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昼伏夜出、远距离迁飞的习性十分明显,具有较强的趋光化性,白天也在土块下、杂草间潜藏。卵散产,多产在灰菜等杂草的叶背面,也有的产在土壤表面。卵粒孵化后,第1代幼虫先在杂草上取食,然后转移到作物幼苗的心叶处取食叶肉,形成针孔状或缺刻,高龄幼虫喜潜伏在幼苗或杂草根部,夜间出来咬断幼苗茎基部,造成缺苗,以黎明前幼虫最频繁、最活跃,常把咬断的幼苗嫩茎拖入土中。幼虫共6龄,1~2龄幼虫昼夜活动、取食,食量较少;3龄之后潜入土中,夜间活动,咬断作物根茎或将幼苗拖入土中;5~6龄进入暴食阶段,造成损失最重。1.3 为害规律忻定盆地小地老虎第1代幼虫的为害程度与当年越冬带成虫始见期、4月成虫数量和4月的气象条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的趋向是在成虫始见期、4月降水量少、气温高的情况下,小地老虎偏重或大发生的概率大,如2003、2004、2008年,反之,则偏轻或轻度发生的可能性大,如2010、2011、2012年。小地老虎的为害程度还与农田耕作环境有很大关系。从多年的虫口密度调查来看,一般有以下规律:(1)靠近城镇、村庄、厂矿的地块发生为害重,远离城镇、村庄、厂矿的地块发生程度轻。(2)平川水地、沿河两岸的下湿碱地、低凹地发生为害重,而坡梁地、旱坡地发生为害较轻。(3)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黏土地、壤土地、盐碱地发生为害重,而有机质含量低的沙壤土危害较轻。(4)上年秋收后未深耕的土地,及第2年播种较早、靠近渠埂地堰的土地、田间杂草多的地坎危害重;上年进行了秋耕,第2年播种后推广了化学除草,田间耕作管理精细,杂草少的地坎危害轻。(5)特色玉米地膜覆盖田为害重,大田玉米、露地栽培的作物发生为害较轻。2 防控措施小地老虎是一种迁飞性的杂食性、暴食性害虫。要减轻和控制小地老虎的危害,确保农业丰产丰收,必须根据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和为害规律,坚持综合防控,集中时间、人力、物力、财力打好灭虫保苗战役。在防控策略上,应首先考虑邻近城镇、村庄、厂矿的平川高水肥地块和沿河两岸的低凹下湿地、盐碱地,杂草多、精量播种的土地。防控方法上应以农业防治、综合防治为基础,用杀虫灯、诱蛾器、性诱剂诱杀成虫,做好预测预报工作,重点对2龄前的幼虫进行叶面药剂喷雾,将其控制在扩散危害之前。对4龄后的高龄幼虫,则应在田间撮施毒饵、毒土或药液灌根,兼以灌毒水、人工捕捉等综合防控措施。2.1 诱杀成虫根据小地老虎的趋光趋化习性,忻定盆地的重点乡村要在4—5月统一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糖醋诱杀盆、性诱盆,指定专人管理,集中连片地诱杀小地老虎成虫,同时杀死草地蟆、黏虫、金龟子、玉米蟆等成虫,把其消灭在产卵之前。2.2 除草灭卵多数成虫会把卵产在田间杂草上。在作物苗期应早除草、多中耕,或者施用农田化学除草剂除草灭卵,既节约成本又环保,还能提高地温、促苗早发。2.3 化学防控2龄前的幼虫,多在作物幼苗的幼嫩叶片上活动、取食。此时选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和50%辛硫磷乳油各1 000倍液或20%氰化菊酸乳油1 500倍液田间喷雾,用药液30~40 kg/667 m2。也可用48%毒死乳油加细土配成1∶50的毒土,用毒土5 kg/667 m2于傍晚顺垄施于作物根际,或用3%米乐尔颗粒剂3~4 kg/667 m2混细砂土5 kg/667 m2顺垄撒施于地表,随之减锄。对4龄后幼虫的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或50%二嗪农乳油、80%敌敌畏乳油各1 000倍液,或者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于6:00 PM之后,在作物根部,每株穴用药液50~100 mL灌根。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按1:3:4的比例加入白酒、红糖和水醋液,把新鲜的灰菜、菠菜、白菜等切成1 cm左右作饵耕,用量2~3 kg/667 m2,放入配置好的药液中浸泡30 min制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撮施于作物根部,每隔1~1.5 m撮施1小堆(约2~3 g)。还可用炒香的麦麸、谷糠或棉籽、油渣作饵料,每667 m2用2~3 kg,加水0.6 kg,并加入50%敌敌畏乳油75 mL或40%敌百虫乳油150 mL,拌成毒饵于傍晚顺垄撮施,每隔1~1.5 m撮施1小堆。2.4 人工捕捉幼虫5龄之后,食量大增,这时进入严重危害期。此时,每天清晨组人力到田间,顺垄发现萎蔫植株或叶稍尖已枯黄作物,在其根部抠土捕捉高龄幼虫,集中统一杀死。2.5 灌毒水对播种早、长势好,苗高已在50 cm以上的玉米、高粱等作物,可选用40%辛硫磷或40.7%毒死蝉、20%菊子、25%溴辛乳油等,用药量150~200 mL/667 m2,在农田灌溉的同时,加入毒水防治,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杀虫办法。2.6 强化统防统治对小地老虎的防治,一定要做到早调查、早预报、早培训、早宣传、早组织,突出统防统治、联防联治。要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的职能和作用,统一制订防治技术方案,统一购置农资和防治器械,统一规划防治地坎,统一抽调青年劳力,统一供水,统一组织机械化防治,不失时机地抓住适期突击防治工作,提高规模防治的质量和效益。编辑:董娟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梁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