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丹参栽培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一、产地环境1、生态环境1.1海拔:丹参大田栽培适宜海拔在60~1000m。1.2、无霜期、平均气温:年无霜期一般为170~220d。年平均气温11~1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为﹣4~ ﹣0.2 ℃,最热月7月平均温度为21.5~ ﹣27.5 ℃。1.3、光照:日照时数年均在2290-2890h。1.4、水分:   适宜年平均降水量550-950mm。1.5、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土壤质地以结构疏松,土壤酸碱度以中性或微碱性(ph5.5-6.5)。1.6、地形地势:排水良好的丘陵缓坡地带或平原。2、产地环境要求3、选地:土层深厚疏松(耕作层土壤40㎝以上)、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栽培,黏土及盐碱地不宜栽培。忌连作,可与小麦、玉米、葱头、大蒜、薏苡、蓖麻等作物及非根类药材轮作。4、整地 深耕30 ㎝以上,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或生物有机肥300 ~500 ㎏ )、N、P、K复合肥50 ~100 ㎏ 作底肥,整细、耙平;丘陵地根据地形做成小高垄,垄高25 ㎝、垄宽40 ~80 ㎝、沟宽25 ㎝. 二、播种育苗1、种子1.1质量要求:当年产新种子,净度大于95%,发芽率不低于75%。1.2留种:宜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种质纯正的母株或其上采集的种子。1.3种子贮藏:干藏法,在常温、干燥、通风的条件下,最多可贮藏2个月。贮藏2个月至半年以上的种子应用超声波处理50s后进行播种。2、育苗2.1苗圃地选择与苗床准备:选择有排、灌水条件的沙质壤土做苗圃,深耕30 ㎝以上,施农家肥3000㎏(或生物有机肥500 ㎏ )作底肥,整细、耙平。2.2播种:7月中旬至8月下旬,亩用种3.5 ~5㎏,均匀撒在苗床上,使用铁耙等农用工具均匀耧耙,使种子与表土充分的混合,上面用秸秆等覆盖,播种后及时浇水,以利保墒。2.3苗田管理:保墒、清除杂草,并及时揭去覆盖物。2.4起苗:一般在翌年的3月上旬或中旬,移栽前起苗,随起随栽,起出的苗子放在背阴处选苗,剔除不合格的苗子。3、大田移栽株行距25 ㎝ × 30㎝,挖穴或开沟移植,沟或穴的深度以苗根伸直为度,培土至微露芽头。密度为8000 ~10000株/亩。栽种后及时浇水。三、田间管理1、中耕除草:结合中耕,及时清除杂草,一般在5~6月中耕2~3次。2、灌溉与施肥:遇干旱,及时浇水。在生长旺盛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20 ㎏,在8月份根茎膨大期施用磷酸二铵复合肥20~30 ㎏。如遇到积水,应及时排水。3、摘蕾控苗:除留种田块外,其余地块均应剪除花枝。一般在5~6月主轴上和侧枝上出现带蕾花枝时,应分批剪除。四、栽培关键技术1、育苗移栽:头年雨季育苗,第2年移栽,生长2年以上采挖。2、育苗移栽:主根长15cm左右,保留侧根系多栽培。3、起垄: 丘陵砂壤地小高垄栽培。编辑人:赵琳审核专家:李香串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