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林业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采用过于传统的预防模式,长期受病虫侵蚀,使林业物种受到严重破坏,极大地遏制了我国林业的生长发展。防止病虫侵扰已成为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首要任务,而林业害虫监测技术又是有效预防病虫侵蚀的核心技术,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监测技术中,可大大提高监测质量和效率。1 潼关县自然地理概况潼关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总面积约526 km2,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整体地形南高北低,自南向北依次为秦岭山地、黄土残垣沟壑以及黄、渭河谷3种地貌类型,整体呈台阶状。其中,沟壑通常为南北走向,长约1~5 km,深100~180 m。潼关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干旱气候,雨热同季,光照资源充足,热量、降水较少,且南北分布差异大。年平均气温13 ℃,年平均降水量625.5 mm,适宜越冬作物生长,秋熟作物成熟较晚。潼关县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2.63%。2 林业害虫普查技术为更好地把握当地林业害虫的基本状况,全面了解林业害虫的种类、分布和危害程度等信息,需积极开展林业害虫普查,采集虫害标本并开展鉴定工作,全面统计林业害虫基本概况。2.1 林业害虫普查踏查根据普查区的基本概况,以道路、滩涂、苗圃、台塬、山区、铁路、公路以及林间防火道等为重点,设立相应数量的虫害踏查点及踏查路线,以诱虫灯为辅助,对普查区的全部病原生物、有害昆虫进行调查,以林业危害为导向,通过发现危害来追溯林业害虫。在发现林业害虫的危害状况后,首先确定所调查植物,进一步确定害虫的种类、寄生植物、危害部位及分布范围,对普查区域内全部虫害类型进行采集,并在调查过程中对害虫进行拍摄,后期依照野外拍摄影响资料建立害虫种类数据库,保存相应的影响并命名。根据林业害虫的生物学特征,建议在害虫发生盛期或症状显露期开展调查工作。2.2 取样调查通过“五点取样法”、“对角线取样法”,按面积、长度、植株或以害虫在林间分布取样进行调查,并通过诱蚊灯引诱虫种开展标本采集,进行夜间辅助调查,从而确定优势虫种。此后,进一步完成对所采集害虫的标本采集及制作、种类鉴定和数据汇总等相关工作,完成汇总表的编制及填写,并对数据整理过程中缺少的数据以提取补充调查的方式加以完善。2.3 全面统计林业害虫概况对林业害虫的生物种类、分布、发生及危害情况等进行全面统计。依据林业害虫的发生面积,将发生程度划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并据此对调查区林业虫害情况进行定级,为后期开展相关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此后,全面收集、整理调查区林业害虫生物学、形态学及危害状况等相关资料,建立并完善调查区林业害虫数据库。3 林业害虫监测控制措施及建议通过林业害虫标本采集及分类、鉴定,基本理清了潼关县林业害虫的种类分布、发生及危害情况等,建立并完善了林业害虫数据库,为林业虫害防治及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显著效益。根据调查内容,建议从下述几个方面进一步做好林业虫害防控措施。3.1 做好预测预报,加强检疫力度为更好地防治林业害虫的扩散蔓延,需及时做好林业害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全面加强检疫力度。要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原则,通过林业害虫监测工作确定虫害疫区及重点保护区域,确定合理的检疫实施办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开展各类检疫措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林区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林区林业生产的安全性及可持续性。3.2 推广林业害虫防治工作针对目前林区内存在的各类虫害,要积极推广害虫防治工作,且尽量利用生态手段进行害虫防治。例如,要了解目前林区内存在的各类虫害的天敌,做好天敌物种的保护工作。同时,通过人工手段培育繁殖天敌物种并定期释放,抵制林业害虫的发生。3.3 发展营林技术发展先进的营林技术,包括选择优良树种、选育良种壮苗、增加抗病虫林苗品种的引入,依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选取适当的林苗种类,营造有利于树林生长但不利于虫害发生的自然环境。对于单一树种的纯林地区,要积极开展改造工作,种植多品种林苗,通过逐步营造林区混交林的方式,增强林木自身的抗虫害能力,促进林区的生态平衡,进而加强林区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普查,能够对当地林业虫害的种类、分布概况、数量及危害程度等形成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指导当地开展进一步的林业害虫防治工作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通过加强预测预报、增强虫害免疫、发展营林技术等措施的推广,能够推进林业虫害监测及防控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与提升。编辑:董娟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王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