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日本柳杉育苗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日本柳杉原产于日本,后引入我国,在南京、上海、四川等地均有种植。该植物较为喜光,适合在湿润气候区域生长,对土壤也有一定要求。在进行日本柳杉育苗过程中,需全面掌握育苗技术,这样利于提高所培育苗木的品质,为造林绿化工程作贡献。1   日本柳杉播种技术1.1   苗圃地的选择日本柳杉在进行育苗的过程中,苗圃地选择具体应以此来确定:①苗圃地区域要选在交通方便、最好是新近采伐的人工林采伐迹地区域,便于运输水、肥、苗木等,新采伐迹地能最大限度减少病虫害的危害,育苗时也便于苗圃地管理;②要保障育苗地的地势开阔,林地坡度在5°~15°之间更有利于林地排水;③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林地。1.2   苗圃地的耕作树种育苗前,苗圃地首先要砍荒、清林、炼山、整地。其中清林等工作需在9月份左右进行,完成之后,在11—12月之间开展整地工作,要求挖土的深度在25 cm左右,不能太深,否则会给土质带来不利影响。整地工作需进行2次,次年2月还要进一步翻土碎土。其次要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按药剂说明使用。随后在土壤中施底肥,最好是油枯等有机肥,保障土壤具有一定的肥力,肥料的标准用量是100 kg/667 m2。最后还要开展坐床工作,并根据树种育苗面积的大小进行蓄水池的修建。如圃地地势较陡就横山作床、平缓地段顺山作床,要求床宽1~1.2 m、沟宽30 cm、沟深20 cm,床长不超过15 m,床面泥土要细致平整。1.3   播种播种要选在温和、无雨、无大风天气进行,低山林区在3月上中旬开始播种,而中高山林区一般会在3月底或4月初播种。在处理树种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定程序:一是要对种子进行浸泡,需用40 ℃以下的温水浸种24 h,种子入温水后进行充分搅拌,除去浮在水面上的不饱满种子或空粒;二是要对种子进行消毒,然后根据柳杉种子情况确定播种量,通常来说,要保障每667 m2使用5~6 kg树种。最后要采取科学的播种方式,日本柳杉播种一般采用撒播的方式。同时,在种子播种以后需用细土覆盖种子,且将覆土厚度控制在1~1.5 cm,覆土后用地膜或活柳杉枝叶覆盖苗床,以此来保湿、保温,提高发芽率。最好用活柳杉枝叶覆盖,以免揭膜不及时导致烧苗。 2   日本柳杉苗期管理技术2.1  圃地管理随着树种的发芽、生长,要对日本柳杉树苗进行管理。①揭膜。在揭膜之前先要观察树种的生长情况,分地段进行揭膜,当某一地段树种的幼苗出土率达到50%左右,可在早上或晚上揭去地膜。②遮阳抗旱保苗。揭膜后最好搭建遮阳棚,保持苗床内部的水分,避免树苗被阳光灼伤。如遇2 d以上的亢阳天气,必须于第三天或第四天的早晚进行抗旱保苗,结合抗旱可施适当的氮肥。抗旱用水要用蓄水池里存放3 d以上的水。在9:00 AM前或5:00 PM后抗旱。③注重圃地除草以及防洪防涝工作。2.2  间苗与补苗间苗原则是“间弱留壮、间密留稀、留匀留足”,一般树苗都会间苗2~3次,第一次为6月底,在7、8月份根据树苗生长状况进行第2次、第3次间苗。间苗完成后,每667 m2要保留4万~5万棵植株。如果一些地方苗木稀疏,还要进行补苗,补苗时间为7—8月上旬,保障补苗所用的植株带土,补苗与间苗可同时进行。3   日本柳杉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3.1   日本柳杉施肥技术在对树苗进行施肥的过程中,注意施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先淡后浓原则,苗木出土1月左右开始施追肥。施肥工作贯穿于苗木的整个生长期,在幼苗期,树苗出齐后,每星期都要施一次肥,每次化肥的用量依次为20 g/桶、30 g/桶、40 g/桶、50 g/桶。在6—7月份,树苗进入速生期,这时每10 d施一次肥,可同时使用人畜肥和化肥。在树苗生长旺盛期,即7月中旬后,需每间隔10~15 d施一次肥,人畜肥与化肥结合使用。11月中旬后不准使用化肥,严禁使用牛粪和牛尿。树苗生长后期需停止使用氮肥,可选择使用钾肥,如草木灰或氯化钾,其中草木灰每667 m2施用量为25~50 kg,氯化钾的用量参照使用说明。同时,树苗的生长过程中,6月份开始要进行根外追肥,可使用尿素水溶液喷洒苗子,每7~10 d追一次肥,并要与土壤追肥错开进行。追肥要尤其注意禁止撒干化肥,避免烧苗。3.2   日本柳杉病虫害防治技术①在对树苗进行病害防治过程中,主要使用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 多菌灵等药物,具体的病害防治需按说明使用药物;②在防治树苗虫害过程中,需使用敌敌畏、高氯毒死蜱、辛硫磷等,来防治食叶虫、介壳虫等虫害。以上农药在施用时应交替进行。总之,在对日本柳杉育苗的过程中,要注意苗圃地的选择,最好是选择新近采伐的人工林采伐迹地,还要注重树苗在不同生长期肥料的使用。只有全面掌握育苗技术,才能培育出优质的苗木,从而保证造林绿化成果。编辑:刘琴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王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