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蔬菜作为人类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产品,其安全与质量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因而无公害蔬菜生产迈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此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对食品安全质量有着直接影响,一直是农业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因此,有关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颇受瞩目。1 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无公害蔬菜生产事关环境、人为和技术等因素影响,并非单纯指蔬菜中无农药残留,而是要确保合理规范使用农药,依据相关标准有效控制有害物质,并达到有关部门检验合格要求,具有低毒性、低残留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发展,人们对病虫害机理及防治的认知越发深刻,无公害蔬菜生产也由此展现出了欣欣向荣的风貌,满足了消费者健康饮食的要求。但是在现实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部分种植者对于无公害蔬菜的概念认知尚浅,未能及时、精准地掌握病虫害预测信息,同时相关技术运用也不够醇熟。例如,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不规范,导致用药的次数高、量过大,出现了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因此,注重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推广,加强农民素质培训至关重要,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础和前提,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2 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本和关键动力。从作用机理上划分,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主要分为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3大类。 2.1 物理防治在无公害蔬菜生产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中,物理防治是最传统、经济的方式之一。根据一年中的节气温度变化,采用不同的病虫害防治办法。一般情况下,高温60 ℃以上气温可杀死地表病菌和虫卵,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因此,夏季可在土表覆盖地膜,利用阳光高温,防治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病虫害;秋季要遵循害虫休眠的习性,进行深耕翻土作业,燃烧沟渠、田边、路旁等闲杂地方的作物秸秆,既可节省肥料成本,又可抵御病虫繁殖;而在严寒的冬季,可利用低温天气冻伤、冻死病害虫卵。同时,也可利用害虫趋避性的特点进行生产防治,如铺挂银灰尘膜可驱除蚜虫、黄色机油板可诱集夜蛾等。此外,在夏季多病虫时节,还可铺设防虫网,不仅可以防治飞虫,还可起到遮光、降温、保湿及防雨水冲刷等作用。2.2 化学防治化学制剂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但要注意科学合理的选用,严禁使用高毒、致癌、易突变和高残留类农药产品,如甲基异柳磷、蝰硫磷、久效磷、磷胺和地虫磷等,以防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检验超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从农药使用安全标准及流程,做好基础防护工作,并适当调整施药时间和浓度,尽可能保证效果最佳。此外,在用药安全间隔期之后再进行采摘,确保农药残留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根据蔬菜作物种类的不同,应保持的禁药收获间隔期存在差异,一般叶类菜是7~12 d、茄果类是5~7 d、瓜类菜是3~5 d。同时,农业部及社会机构还需加强农民技术素养建设,提高农民对农药性能的认知,讲解正确的使用方法,传授无公害蔬菜生产经验,引导其掌握好用药时机、剂量以及种类。2.3 生物防治所谓的生物防治技术是指充分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以某类生物抑制另一类生物生长,从而达到防治无公害蔬菜产生病虫害的目的,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环保。具体而言,生物防治包括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菌3类。有机利用生物种群动态发展规律,加强对益虫、益鸟的保护和利用。如,赤眼峰、七星瓢虫、捕食螨等可抑制蚜虫、叶婵、菜青虫等;核型多角体病毒、颗粒体病毒等可抑制蔬菜鳞翅目害虫,包括菜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等;武夷霉素可防治蔬菜灰霉病和白粉病。此外,大多数害虫具有喜湿怕干的趋性,施用草木灰既可抑制其繁殖发育,还是很好的肥料,在农村地区十分常见。生态经济时代,生物防治技术发展愈发迅猛,成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措施。编辑:董娟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李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