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广大棉农对抗虫棉的特性还不是十分了解,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生产上常造成棉花后期早衰而减产。1.早衰表现和影响抗虫棉早衰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开始发生,症状为上部功能叶退绿发红,后渐变黄脱落,叶片大量脱落,上部果枝不能伸展,花弱营铃小,脱落多,甚至上部出现空果枝、棉株干枯。根据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不同,早衰一般要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此外早衰对棉花的纤维长度、比强度及麦克隆值等纤维品质指标也有不良影响,对纤维品质指标也有不良影响。2.早衰的原因品种因素(1)转基因抗虫棉一般发育较早,营养体还没充分发育就迅速开始生殖生长,营养体小,影响其对肥、水、光的吸收。(2)抗虫棉生育中期生长快,结铃集中,消耗养分多,营养吸收与光合制造不协调,致使叶片、根系生长不良。(3)抗虫棉需肥水多,对钾肥敏感,需钾量较常规品种多,缺钾易致早衰。(4)抗虫棉苗期生长缓慢.生长量小,抗病性差,易感染病害。(5)转基因抗虫棉普遍对黄萎病抗性较差,中后期易发生黄萎病。栽培因素(1)传统施肥方法造成养分失衡。同常规棉相比,转基因抗虫棉对钾肥的需求量显著增加。一股情况下,常规棉N、P2O5、K2O的需求比例为1:0.2-0.4:O.6,转基因抗虫棉对N、P2O5、K2O的需求比例为1:0.2-0.4:1-1.2。另外,有些抗虫棉品种发育早,对花铃期肥水的要求提前。因此,施肥量不足,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重视氮肥、忽视磷钾肥,花铃肥施用时间偏晚,而大多数棉农仍然按照传统的施肥习惯对抗虫棉进行肥料投入,致使土壤养分在失衡条件下更加失衡,不利于抗虫棉的生长发育,易形成早衰。(2)地膜覆盖促进了养分转化,供给加快而集中。地膜覆盖增强了增温保墒作用,改善了土壤的物理状况,加快了土壤养分的转化,棉花生长前期可消耗较多的有效养分。但随着棉花生长,土壤速效养分逐渐减少,加上后期施肥不合理,易形成棉花后期缺肥早衰。(3)病虫防治不力。农民认为抗虫棉是“无虫棉”,抗所有的害虫,因而放松虫害管理,错过了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 编辑:史明映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郭宝德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