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1   种子的处理宜选择晴天对种子进行翻晒,同时按每667 m2水稻田用种0.75~1 kg的标准进行种子准备;翻晒后做好浸种消毒工作,耗时6~8 h。建议采用25%咪鲜胺(使百克)乳油2 500~3 000倍液+3%甲霜·恶霉灵(广枯灵)水剂1 500倍液进行浸种消毒,完成后洗净沥干,做好保温保湿催芽工作,一旦种子露白即可播种。2   播种播种时间应根据放养鱼苗的时间来确定,一般以5月上旬为宜,坚持稀播匀插的原则,播种量以10~12.5 kg/667 m2为宜;在播种前确保施足基肥,一般每667 m2秧田使用进口复合肥50 kg作为基肥;在移栽前4~5 d追施尿素5 kg作为送嫁肥,并带药下田。在秧苗移栽的时候最好是能够带蘖2~3个。播种时要注意通透性,以促进稻鱼的生长,坚持宽行窄株、东西向播种的原则;严格遵守密植数量的科学要求,按16.7 cm×30~33.3 cm的规格标准进行插植,每667 m2 插足基本苗6万~8万苗;插秧时要注重增加鱼沟两边的栽插密度,从而使边际优势得以发挥。3   科学施肥3.1   施肥要确保稻鱼安全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其施肥不但有助于提高水稻单产,也有利于提高鱼的产量。要采取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重施基肥及轻施追肥的原则,坚持科学施肥,确保水稻和鱼的双重安全。3.2   施基肥要点施基肥的时间应该在放养鱼苗的5~7 d 之前进行,以有机肥为主,主要为厩肥、绿肥、粪肥,掺杂少量的化肥,其用量标准为400~500 kg/667 m2。3.3   追肥要求追肥的总体原则是量少次多、少施勤施,追肥一般用化肥或粪肥,不宜施用氨水、氯化铵和碳酸氢铵。严格控制用量,一般按照尿素7.5~10 kg/667 m2、钙镁磷肥15~20 kg/667 m2、农家粪300~400 kg/667 m2的标准进行即可。追肥15 d进行一次,分批进行,先对半边田追肥,第二天再对另外的半边田追肥。追肥要确保稻田里的水位深5~7 cm,同时每次追肥分2~3次施完。切忌将多种化肥一次性施入,并且不得放入鱼沟和鱼溜里面。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下雨天或者闷热的天气是不适合追肥的,容易影响到鱼的食味,甚至造成鱼中毒。4   科学用水稻田养鱼模式下的水稻栽培,做好稻田水的管理很重要。既要经常疏通鱼沟和鱼坑,还要根据水稻不同的生长阶段,适时对水位进行调节,从插秧后的6~8 cm深逐渐到中期的15~16 cm深,晚期水深保持在10 cm即可。管理稻田水还要经常注意换水以改变水质。 5   病虫害防治5.1   注重稻鱼安全性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密切关注地方农技服务部门提供的病虫害信息,抓好各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倡使用诱虫灯,在必须用药的情况下,一定要选择对鱼无害的低毒农药,用药量要严加控制。同时,采用微雾方式为主,尽量减少农药入水,以减少对水质的污染。5.2   正确选择农药在选择农药的时候,要注重药品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消解快等特点,多选用水剂或者油剂药品,尽量避免用粉剂药品。除草剂一般在养鱼田是不需要使用的。5.3   适时轮换农药注意适时轮换农药,避免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切实把握好农药的使用量与安全浓度的问题,确保鱼类的安全,避免食用者发生中毒现象。5.4   施药选择在晴天防治病虫害的施药工作应该选择在晴天进行,尤其是液态农药还应选择在晴天2:00 PM后进行,且只能对准禾叶喷洒,避免药液进入水中对鱼造成损害。如果要使用粉剂农药,则必须在清早露水没有干的时候进行,从而减少农药落入水里的数量,避免对水质造成污染,进而影响到鱼的安全。尤其要注意的是,天气突然变化、天气闷热、下雨或者雷雨前也不能施放农药,容易造成鱼中毒。还要注意的是,施药后对喷药工具的洗涤应该远离养鱼稻田的水源,以避免农药入水导致鱼中毒。6   水稻的收获由于是稻田养鱼下的水稻栽培,因此在水稻收割前先要处理好鱼的问题。水稻成熟收获前1~2 d,要把鱼赶入主沟或鱼溜中,以免伤鱼。人工割谷,抱出田外进行脱粒,以免压坏鱼沟、鱼溜,破坏鱼的生长环境。水稻收获后,若田里还有鱼,要及时满田灌足深水,让鱼平安地度过秋旱高温天气。编辑:韩风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姚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