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甘甜爽口、营养丰富、产量大、耐储运等优点,西瓜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大面积种植,无论栽培面积还是总产量,我国均居世界首位。对瓜农而言,如何提高西瓜品质,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实现增产增收,是他们的孜孜追求。而其中关键,就在于对西瓜进行科学的施肥管理。西瓜施肥总原则是,重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氮肥,稳施磷肥,增施钾肥,氮磷钾三元素配合施用,适量补施中微量元素肥料。施肥量由目标产量决定,比如,在华北中等肥力条件下,当目标产量为2500~3500公斤/亩时,需氮(N)20~30公斤、磷(P2O5)8~12公斤、钾(K2O)30~40公斤。施肥应参考西瓜各生育期的需肥规律。作为一种喜肥、喜温、不耐水作物,西瓜对钾、硼有偏好,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大致为3∶1∶4。总的来看,西瓜养分吸收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少。幼苗期对氮磷钾的吸收总量占整个生育期的0.18%~0.25%左右;伸蔓期茎叶快速生长,对氮磷钾的吸收也随之增加,吸收量占全生育期的20%~30%;坐瓜后,瓜的膨大阶段对氮磷钾的吸收达到整个生育期的最高峰,占全生育期的65%~75%;成熟期养分吸收总量占全生育期的5%~10%。西瓜全生育期吸收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坐瓜前以氮肥为主,坐瓜后对钾的吸收量剧增;成熟阶段氮钾吸收量明显减少,磷的吸收相对增加;退毛阶段吸收氮钾量基本相等。西瓜不同生长时期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大致分别为,幼苗期3.8∶1∶2.8,伸蔓期3.6∶1∶1.7,瓜生长盛期3.5∶1∶4.6。因此,生育前期需要充足的氮肥来保证和促进营养生长。在苗期,追施氮肥;中期应注意磷肥的适量施用;在进入膨大期后,以追施钾肥为主,促进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西瓜的氮磷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钾的营养临界期在伸蔓期,西瓜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在结瓜期。此外,当前西瓜栽培过程中存在氮肥、磷肥过多,钾肥、有机肥偏少,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瓜农应当注意避免。基肥基肥是西瓜一生营养供应的基础,不仅供给生长所需养分,还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地力的作用。占整个生育期用肥量的1/2~2/3。一是有机肥。一般施充分腐熟的鸡粪或牛粪等有机肥1~2方/亩或商品有机肥200~400公斤/亩、腐熟的饼肥80~100公斤/亩(饼肥以豆饼为最好)。二是化肥。施用复合肥(15-15-15)25~35公斤/亩或其它比例的复合肥和磷酸氢二铵6~15公斤/亩。追肥原则:轻施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瓜肥。1.苗期时期在真叶2~4片时。作用西瓜在幼苗期施用少量的速效肥,可以加快幼苗生长。方法一是距幼苗15厘米处开弧形沟施;二是距幼苗10厘米处扎个眼孔施,把化肥撒入孔里后,再封土平整地面,然后点浇水,每株浇水2~3公斤。肥料选择以氮肥为主,一般亩施尿素8~15公斤。2.伸蔓期时期西瓜5~6片叶后进入伸蔓期(蔓长约15厘米时)。作用西瓜伸蔓以后,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需要量增加,此时追施肥料可促进瓜蔓迅速伸长,扩大叶面积。方法在西瓜两棵苗中间开一条深10厘米、宽10厘米、长40厘米左右的追肥沟,施肥后踩实。施化肥沟可小些,深5~6厘米、宽7~8厘米、长30厘米左右即可。施肥后应浇一次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施饼肥应该多浇一次水。肥料选择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每亩施用腐熟饼肥40~100公斤或沼肥100~150公斤。加入尿素15~20公斤和硫酸钾15~20公斤。育苗移栽的追肥量可适当多一些,亩施硫酸铵或尿素20~25公斤。3.开花坐瓜期一般不追肥、不浇水。但是发现植株生长不良、子房小、不容易坐果时,及早采取措施。进入开雌花时要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需要追肥时,可采用叶面追肥的办法来补救。配成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5天左右喷一次,掌握在傍晚喷洒,效果最佳,严防中午前后喷洒。喷2~3次肥,发现生长很弱时,也可在开花时追一次肥,浇一次水,肥料主要是氮肥,量要小,可亩施尿素5~6公斤左右。4.膨瓜期时期当正常结瓜部位的雌花坐住瓜,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后,即进入膨瓜期。作用促进瓜体膨大,并防止早衰。方法在距植株一侧距根部30~40厘米处开沟,结合施肥进行浇水。肥料选择磷钾肥为主,配合氮肥,若氮肥施用过量,则品质下降。膨瓜肥一般分两次追施。第一次是在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这个时期以氮钾肥为主。每亩施磷酸二铵15~20公斤和硫酸钾10~15公斤。第二次是在瓜长到碗口大小时。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硫酸钾5~10公斤,可以随水追施或撒施后立即浇水。巧施叶面肥和冲施肥在西瓜开花前和开始膨大时连喷2次0.1%~0.2%硼砂溶液,既可有效防止瓜皮过厚和空心,又有明显的增产量、促皮薄、提肉甜的作用。施膨瓜肥后至采收前一般不再追肥,防止成熟期推迟。如有缺肥现象(如瓜蔓有枯黄早衰现象),可用0.2%~0.3%的尿素和0.2%~0.3%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西瓜秧封垄后,也可冲施含腐植酸、氨基酸等水溶肥,以增强根系活力,提高产量和品质。编辑人:贾晓琼审核专家:山西省种子总站研究员 姚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