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马铃薯主要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1 选用抗病(虫)丰产品种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发生为害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调优良品种,推广小整薯播种,播种前种薯催芽,严格淘汰病薯、劣薯,为抗病(虫)、夺高产奠定一个好的基础。2 种薯催芽种薯催芽是马铃薯生产上的一种传统技术。经过催芽的种薯,播后表现生长势强、出苗齐,抗病抗逆性显著提高,是一项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可推广、就能受益的技术。开展种薯催芽,消灭“死角”,能大大提高种薯催芽的覆盖率。3 刀口消毒采用两把菜刀切种薯的做法,用一把菜刀切种薯的同时,另一把菜刀在消毒液中浸泡,切到病薯、烂薯时,把菜刀放回消毒药液中,使用另一把菜刀,两把菜刀轮换使用、轮换消毒,这就提高了刀口消毒的质量,为培育壮苗、健苗,减轻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等奠定了基础。4 吡虫啉包衣马铃薯块茎用吡虫啉(高巧)包衣对地下害虫、蚜虫的防治作用十分明显,同时对田间28星瓢虫也可得到有效控制,一般不需要再组织专门的化学防治。用吡虫啉拌过种的马铃薯田比对照田一般增产20%,增产幅度最高的可达70%以上。5 起垄栽培加地膜覆盖起垄栽培加地膜覆盖的田块,要选土地平整、土壤肥力相对较高的地块,一般都要在精细整地、增施农家肥、配方施肥的基础上,播种时用小四轮拖拉机牵引,起垄、铺膜、下种、滴灌带一次完成,每1 m一带,垄面宽60 cm,垄间宽40 cm,垄高20 cm,垄上覆80 cm宽幅地膜,以增温保墒,促苗早发。采用每垄播种两行的形式,分别种在地膜的两边,垄上行距35~40 cm,穴距33~36 cm,播深10~13 cm,,每0.067 hm2留苗3 700~4 000株。2013年神池县东湖乡苍儿洼村组织了集中连片的5.33 hm2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实行机械起垄、铺膜,当年在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情况下,平均每0.067 hm2产鲜薯1 500 kg以上。2014年神池县东湖乡裕农农业合作社,通过耕地流转规模化种植,起垄加地膜覆盖马铃薯200 hm2,最高的地块每0.067 hm2产量达2 500 kg。6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播前每100 kg种薯用质量分数分别为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 mL+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 g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兼治田间28星瓢虫、蚜虫,既省工,又省心,防治效果很好,苗子健康。在成虫聚集活动为害的高峰期,选用质量分数分别为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或37%高氰马乳油1 500倍液,防治豆芫菁;在成虫盛发期—卵孵高峰期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50%马拉硫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28星瓢虫等。在马铃薯晚疫病发病初期,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68.75%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75 mL+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50 mL兑水30 kg,或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7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5%氰霜唑悬浮剂1 500倍液常规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对晚疫病、早疫病的混发田,每0.067 hm2选用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75~125 g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 g、50%醚菌酯干悬浮剂13.3~26.7 g,兑水30 kg喷雾防治,都能收到用药量少、污染小、成本低、防控效果好的功效。 编辑:郭瑞审核专家: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