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初期一般是指从产犊到产犊后15d以内的一段时间。也有人认为,应将时间延长 到产后21d。对于重胎牛,泌乳初期通常划人围产期,称为围产后期。泌乳初期母牛一般仍应在产房内进行饲养。分娩后,母牛体质较弱,消化机能较差。因此,此阶段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母牛体质尽快恢复,为泌乳盛期的到来打下良好的基础。奶牛产后泌乳量迅速增加,代谢异常旺盛。如果精饲料饲喂过多,极易导致瘤胃酸中毒,并诱发其他疾病,特别是蹄叶炎。因此,泌乳初期传统的饲养方法多采用保守方法,即以恢复体质为主要目的,以恶露排净、乳房消肿等为主要标志。主要手段是在饲喂上有 意识降低日粮营养浓度,以粗饲料为主,延长增喂精料的时间,不喂或少喂块根等多汁类饲料、青贮饲料和糟柏类饲料。但传统饲养方法存在一个严重问题,特别是对高产奶牛。奶牛产后体况损失大,食欲差,采食量低,加上泌乳量快速增加对营养物质需求量急剧增加,即使采用高营养浓度的日粮仍不能满足奶牛的需要,而保守饲养方法使用的日粮营养 浓度很低,这就会导致奶牛体况严重下降,影响奶牛健康和泌乳量。因此,在实际饲养中,必须根据奶牛消化机能、乳房水肿及恶露排出等情况灵活饲养,切忌生搬硬套饲养标准或饲养方案。 1、饮水奶牛分娩过程中大量失水。因此,分娩后,要立即喂给温热、充足的麸皮水(表5 -10 ,可以起到暖腹、充饥及增加腹压的作用,有利于体况恢复和胎衣排出。为促进子宫恢复和恶露排出,有条件的可补饮益母草红糖水(表5-11)。整个泌乳初期都要保持充足、清洁、适温的饮水,一般产后一周内应饮给37~40°C的温水,以后逐步降至常温。但对于乳房水肿严重的奶牛,应适当控制饮水量。 2、饲料奶牛分娩后消化机能差,食欲低,在日粮调配上要加强其适口性,以刺激食欲。必要时,可添加一些增味物质(如糖类、牛型饲料香味素等),同时要保证日粮及其组分的优质、全价。(1)粗饲料。在产后2~3d内以供给优质牧草为主,让牛自由采食。不要饲喂多汁类饲料、青贮饲料和糟柏类饲料,以免加重乳房水肿。3~4d后,可以逐步增加青贮饲料喂量,7d后,在乳房消肿良好的情况下,可逐渐增加块根类和糟渣类饲料的喂量。至泌乳初期结束,达到每天青贮喂量20kg,优质干草3~4kg,块根类5~10kg,糟渣类15kg。 (2)精饲料。分娩后,日粮应立即改喂阳离子型的高钙日粮(钙占日粮干物质的 0.7%~1%)。从第二天开始逐步增加精料,每天约增加1~1.5kg。至产后第7~8d达到奶牛的给料标准,但喂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5%为宜。产后8~15d根据奶牛的健康状况,增加精料喂量,直至泌乳高峰到来。到产后15d,日粮干物质中精料比例应达到50%~55%,精料中饼类饲料应占到25%~30%。每头牛每天还可补加1~1.5kg全脂膨化大豆,以补充过瘤胃蛋白和能量的不足。快速增加精饲料,目的主要是为了迎接泌乳高峰的到来,并尽量减轻体况的负平衡。在整个精料增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奶牛的变化。如果出现消化不良和乳房水肿迟迟不消的现象,要降低精饲料喂量,待恢复正常后再增加。精饲料的增加幅度应根据不同的个体区别对待。对产后健康状况良好,泌乳潜力大,乳房水肿轻的奶牛可加大增加幅度:反之,则应减小增加幅度。(3)钙、磷。虽然各种必须矿物质对奶牛都很重要,但钙、磷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由于分娩后奶牛体内的钙、磷处于负平衡状态,再加上泌乳量迅速增加,钙、磷消耗增大。如果日粮不能提供充足的钙、磷,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如乳热症、软骨症、肢蹄症和奶牛倒地综合症等。因此,日粮中必须提供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D。产后10d,每头每天钙摄人量不应低于150g,磷不应低于100g。(4)注意事项。在配制饲料时,为防止瘤胃酸中毒,必须限制饲料中能量的含量,加 上在泌乳初期很难配出满足过瘤胃非降解蛋白需求的饲料。因此,在此期内奶牛动用体能和体蛋白储备不可避免。另外,高钾日粮和过高的非蛋白氮会抑制镁的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应增加日粮镁的含量。在热应激应增加钾的供给量。日粮高钼、铁、硫会影响铜的吸收。在此情况下应增加铜的供给量。当日粮中含有高浓度的致甲状腺肿物质时,应增加碘的供给量。体重680kg、日产乳脂率3.5%、如蛋白率3.0%、乳糖4.8%的乳汁25kg的荷斯坦奶牛产后11d典型日粮配方列表5—12。 编辑:姚晓娟审核专家:张元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