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池塘养殖海蜇的实用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一、池塘的选择和准备海蜇养殖一般选择进排水方便,面积30亩以上的对虾养殖池或蓄水池,水深1.5米以上,池壁陡峭,池底相对较硬。如坡度太缓应在岸边水深0.5米处加围网,以10目筛绢网顶高出水面30厘米为宜。围网的作用是防止海蜇因风浪、水流等因素被推至浅水处搁浅死亡。二、苗种来源目前采用的办法有三种:一是采捕海上自然苗。二是半人工采苗。即采收海上成熟期的海蜇,通过人工投放附着基的办法获得苗种。三是人工育苗。选用海上成蜇或人工养殖的成蜇,通过强化培育和繁殖获得优质蜇苗。其蜇苗长至1.5~2厘米以上时,即可作为苗种使用。 三、苗种运输海蜇苗种应选择健康活泼,中央口封闭,伞径2厘米以上的幼蜇。海蜇苗在运输过程中使用的器具根据气温和路途远近而定,短途运输可使用内壁光滑的各种器具,无需充氧。长途运输一般使用塑料袋充氧方法,伞径2厘米的幼蜇运输密度为600个/升~700个/升,若运输时间较长(5小时以上),应考虑适当降温并降低密度,以保证运输成活率。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光。四、苗种放养养殖池内浮游生物量是决定海蜇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对海蜇的投放数量应严格控制。目前人工养殖池塘收获的商品海蜇数量一般在27头/亩左右,平均体重5公斤~10公斤,最大体重可达15公斤。因此根据不同伞径规格的苗种成活率的不同,放苗量也不同,一般伞径2厘米左右的幼水母放苗密度为250 只/亩~300只/亩,套养池适当少放。不论何种养殖方式,对海蜇而言最好采取分期放苗轮捕轮放的方式进行。五、养殖期管理幼蜇投放后,水位要逐渐加深到1.5米以上,并保持池水的肥度,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由于海蜇以水中自产的浮游动物为主要食物,且食量很大,而非人工投喂饵料,因此保持水中有大量的浮游动物存在是海蜇正常生长的关键。编辑:王强审核专家: 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研究员 史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