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仁米有多种叫法,如薏米、六谷子,属于杂粮种类,在不同的地区叫法存在差异。薏仁米的生长约束条件较少,只要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并耐肥即可。从植物学角度分析,薏仁米是禾本科草本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通常情况下,不宜与其他本科作物进行连作或套种。为了使薏仁米获得产量提升,除满足一般硬性生长条件之外,重点需要通过栽培技术达到高产目的。以下对栽培的具体环节进行探讨。1 种植管理在提高薏仁米产量的栽培技术中,种植前准备最为关键。要求做好引种选种、种子处理、整地施肥以及实施规范化播种。在引种选种方面,建议从当地具体种植条件出发,选取相适应的薏仁米种子。比如,可以尝试引入黔薏苡1号(贵州大学)、富薏2号(云南)、白壳薏苡、晴薏白03-6(黔西南州)及广西桂薏1号等。通常情况下,可以按照植株、分蘖力、分枝、结籽率、种壳以及病害情况等要素进行引种选种,以强、多、白和无为准;具体选择时可以依照先株后粒的顺序进行。其中可以采用风扇筛选法去空秕粒,用眼观手捡法直接挑拣出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种子。选种完成后即可以进行种子处理,具体操作步骤为:先进行种子装袋(可选择纱布包裹),在水中蘸湿、淘净后,选取石灰水(5%)进行种子浸润,并施重物进行压紧处理(以包裹大小选择石头或其他适合重物即可);要求全部浸入水中,一般24 h后取出进行清水冲洗,以2次为宜;然后进行播种(清洗标准以无黑水为准,以达到预防黑穗病的目的)。种植前需要做好整地,以豆科、棉花或薯类前茬地块较好。犁地、抹地完成后,可以通过平耙处理,并以2 m间距开沟渠,一般以20~30 cm为准;施肥可以进行人工抛洒,具体按照杂肥2 500 kg/667 m2、过磷酸钙50 kg/667 m2进行施肥,并进行翻地处理。另外,火烟熏杀菌处理中,施以火土灰1 000 kg/667m2即可。播种按照品种进行适时、规范化操作,原则是“宜早不宜晚”。比如,在3月上中旬,以早熟品种为宜;3月下旬至4月上旬以中熟品种为宜;4月下旬至5月上旬以晚熟品种为宜。若采用条播,则以开沟平行方向进行,行距40 cm、浅沟3 cm;穴播时株距30~40 cm、穴深5~7 cm。在条播中,均匀撒入,覆盖严实即可。在穴播中,按穴施种,4~5粒/穴,覆盖土层2~3 cm后轻压即可。在两种播种方式完成后,均需要进行驱虫处理,即4.5%敌毒粉2~3 kg/667 m2+细土40~55 kg/667 m2。2 田间管理在田间管理中,需要进行间苗、补苗、除草、追肥、培土、灌水、摘脚叶及人工辅助授粉各个环节的对接性管理。第一次间苗补苗,条播以株距4 ~7 cm(3~4片真叶时)为准;苗高5 ~10 cm时杂草净除,施1 000 kg/667 m2农家肥或硫酸铵15 kg/667 m2。穴播以留苗2~3株(5 ~10 cm高)为准。第二次条播,以13 ~16 cm为准(6~7片真叶时);苗高16~20 cm时,进行中耕培土处理,施肥同上。第三次,在苗高35 cm左右(孕穗期)时,施肥1 500 kg/667 m2或尿素10 kg/667 m2+过磷酸钙20 kg/667 m2,中耕培土。灌水原则以水分管理为主,原则是“湿、干、水、湿、干相间”;对应灌水以育苗—湿润、拔节—干旱、孕穗—有水、灌浆—湿润、收获—干田为准。根据现阶段效果较好的湿生栽培法,建议按照“两头湿、中间干”原则灌水,需注意收获前10 d不进行灌水。拔节后即可以进行摘脚叶处理;人工辅助授粉以异株花粉授精为准,在风授方法下,可以通过绳索授粉法提高授粉率,一般在10~12 h效果较好。抽穗期应该加壮穗灵,以1粒胶囊兑水100 kg为宜。3 病虫害管理及采收对黑穗病的防治,需要在每个栽培阶段进行应对性处理:如种子处理中进行浸泡消毒、清洗干净,再如通过轮作法改善,或者对病株实施拔除、烧毁处理。对玉米螟,需要把握其发病期(5—9月),进行田园清洁处理、辅种蕉藕诱杀,或通过西维因进行毒土灌杀。具体配置中可以选择心叶期给予50%西维因0.5 kg+细土15 kg灌杀,或者应用敌百虫1 000倍稀释液灌杀。叶枯病给予喷雾防治,以65%代森锌可湿性粉500倍液喷杀。至于黏虫,用敌敌畏即可进行喷杀,以50%乳油800倍液即可;若进入化蛹期,建议进行挖土灭蛹处理。采收在种熟80%时即可,然后在晴天进行收割、脱粒、晾晒、扬净仁及去壳处理等。在以上初步分析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种植的方式,在栽培技术层面大力培养技术人才,然后利用合作组织进行农户集中培训或田间指导。同时各地政府应该积极实施土地管理,对于适宜种植区域进行重点栽培,而对于产量较低的区域,则应该实施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以土壤分析为基础,在各项促进高产要素分析前提下,按照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方法,逐步推进非高产区的促进措施,提高当地薏仁米由产量转向效益,并在不断探索中,结合当前的农业转型升级优化政策,推进与薏仁米附加值关联的产业发展。 编辑:韩风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梁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