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鳢俗称黑鱼,它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是中国人的"盘中佳肴"。 黑鱼投喂:饲料种类:单养乌鳢的饲料有以野杂鱼为主的鲜动物饲料和以鱼粉为主的人工配合饲料。(1)鲜动物饲料:乌鳢成鱼养殖常投喂鲜野杂鱼、小虾为主的动物饲料。淡水中的野杂鱼有麦穗鱼、鳑鮍鱼、棒花鱼、小鲫鱼等;海洋中的各种野杂鱼、小带鱼、青(黄)鲇、小鲚鱼、管子鱼等。淡水鱼的饲料系数约4.2~4.5,即4.2~4.5千克淡水鱼可养出1千克乌鳢,其差距在于野杂鱼的品种不同、饲料系数也不同;海水鱼的饲料系数是5.5~6。有些养殖场采用畜禽屠宰的下脚料、蚯蚓和蝇蛆等,甚至采用野杂鱼鱼干浸泡后投喂,效果不如鲜鱼好。用鲜杂鱼投喂时要注意鲜度,尤其热天要做好保鲜工作。特别是海洋小杂鱼,通过速冻、长途运输运往内地,鲜度保证不了,或存放保鲜不好,已经开始腐变,乌鳢吃了后引起肠炎和出血病等。也可以在乌鳢专养池中投放一些自繁能力较强的野杂鱼及鲫鱼、鲤鱼、罗非鱼等亲鱼,让其自然繁殖,供乌鳢摄食。有的养殖场在乌鳢养殖池上面,距水面1米高处吊1只诱虫灯(黑光灯),引诱昆虫,昆虫跌入水中,成了乌鳢口中之食。(2)人工配合饲料:有浮性颗粒料、硬颗粒料和粉状配合料。目前,乌鳢人工配合饲料的组成尚未彻底解决,主要是肉食性鱼类生长需要的一种活性物质——H因子,存在鲜动物组织中,而鱼粉中不存在。其对乌鳢的生长和免疫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黑鱼投饲技术:投饵要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每天2次,上午、下午各1次,上午8:00~9:00、下午4:00~5:00进行。投喂动物饲料时,将饲料抛在投饲筐架内,投饲筐架用竹子围成方形,固定在水面上,约9~16平方米,大小根据池塘的大小而定。采取陆续抛投方式的效果好,抛投的力要大,使水面激起水花,饲料在水中漂晃,容易形成抢食的场面,便于控制投饲量,当鱼不再抢食就可以停止投抛;投饲人工配合饲料时,要在鱼池中搭一食台。成鱼池食台用网片、竹子做成方形,面积大小根据池塘大小而定,安置在距离池边1~1.5米处,沉入水下30厘米,适当比鱼种池食台深一些。饲料制成软颗粒或团状,仍按少量逐步抛投方式为好,团块状饲料不要制得太干,以免饲料不适口,造成浪费。投饲量根据乌鳢的规格大小略有调整。鱼种放养初期,鱼体小,投喂小杂鱼时按鱼重的8%~10%,随着鱼体生长而投饲率逐渐下降,一般鱼种长到150克左右,降至6%,以后基本上按鱼体重的5%~6%投饲。投喂配合饲料一般掌握在按鱼体重量的5%~8%,同样随着鱼体生长而作适当的调整。黑鱼池塘要求: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10厘米;面积一般2~5亩,水深1.5~2.0米;进排水口用结实的防逃网固牢,池埂高于水面60厘米,防止乌鳢逃跑。黑鱼水质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水质。一是勤换水,养殖前期与后期,每5~7天换水1次,7~9月份,每3~4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30厘米左右;二是使用生物制剂,如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吞噬有害细菌;三是适时开启增氧机,增氧、曝气,促进池底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分解,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5厘米以上。黑鱼放养前准备:(1)清塘消毒:成鱼出塘后,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整池,并冻晒1~2个月。放养前10天,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干法清塘。(2)栽种水草:4月中下旬,池塘四周浅水区种植苦草、水葫芦或水花生等水生植物,水草生长后的覆盖面积不超过水体总面积的1/5,既可在高温季节降低水温,也可改善水质。黑鱼鱼种放养:以放养人工培育乌鳢鱼种为好。二龄鱼种放养时间一般在3~4月份,亩放15~20厘米的鱼种1200~1600尾;当年鱼种放养时间在6~7月份,亩放10厘米以上的鱼种1600~2000尾,鱼种放养前用3%~4%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为了充分利用水体,每亩可搭配6~10尾/公斤花白鲢鱼种(4:1)100~200尾,同时,再搭配大规格银鲫鱼种50~100尾,让其摄食部分残饵,有利于改善水质,提高养殖效益。黑鱼饵料驯化与投喂:健康养殖必须驯化摄食人工配合饵料。具体方法为:鱼种下塘后,开始以野杂鱼为主,投喂在食台上,7天后,开始逐步驯化摄食颗粒饵料,先用野杂鱼制成鱼糜与颗粒饲料混合后均匀撒在食台上,7~10天后,逐步转成颗粒饲料,15天后完全投喂颗粒饲料。驯化必须坚持定时定点,刚开始驯化一周内,每天投喂3~4次,以后控制在每天1~2次。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5%~8%,根据生长及摄食情况,增减投喂量。黑鱼病害防治:乌鳢抗病力较强,但也要以预防为主,定期用生石灰、强氯精等无公害药物全池泼洒,并交替使用;发病季节,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大蒜素及维生素制成药饵,连续投喂3~5天。通过外用内服,可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黑鱼日常管理:坚持早晚巡塘,观察乌鳢生长、摄食、活动及水质等情况,检查进出水口,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水草管理,防止水草蔓延至整个池塘以及后期水草腐烂污染水质。编辑:张娜审核专家:温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丁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