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的纯棉织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棉花的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因此,普及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于提高棉农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棉花种植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 选种1.1 品种选择好的品种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栽培棉花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选择品种的原则有产量高、生长速度快及抗逆性强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大面积种植新培育的品种,要选择在当地多年种植验证过的品种。1.2 种子处理选择好品种之后,在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处理。首先是精选,将一些破损、霉烂的种子及杂质等去掉。其次是浸种催芽及拌种,用50~60 ℃的温水浸种2 h左右,然后将种子捞出,用拌种药剂拌种后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密封,置于30 ℃左右的环境中,待种子有超过70%泛白后即可进行播种。2 播种2.1 施加底肥在播种之前施加底肥,底肥以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为主,可在其中适当混入复混肥。对于比较贫瘠的土地,可加入8%左右的复混肥,较为肥沃的土地,加入的复混肥的量可适当减少。施肥量为2 000~3 000 kg/667 m2。2.2 播种时间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区,其棉花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左右。但是新疆地区面积大,各地区之间的气温差异明显,因而播种时间也有所区别。棉花在12 ℃以上即可发芽,一般在地表以下2~3 cm左右处温度稳定达到12 ℃以上即可进行播种,新疆多数地区在4月份进行。2.3 播种密度不同品种的棉花,其播种密度有较大区别。一般来说,棉花植株越高大,其播种密度越小。不同品种的棉花植株高度在70~120 cm之间,其播种密度也在3 000~6 000株/667 m2,株行距在60~80 cm之间。 3 田间管理3.1 苗期管理一般将现蕾之前称为苗期,苗期在45 d左右。待棉花幼苗出齐之后,对于出苗过密的区域,将一些弱苗、病苗拔除。对于发芽率较低、有空地的区域,进行补种,或者将出苗过密区域的壮苗移栽过来,保证棉花幼苗的均匀、健壮。棉花在苗期生长速度较慢,但是不必进行追肥,避免出现徒长,而导致根部发育不良。因此,需要注意中耕松土,促进根部的生长发育,为后期的快速生长打下基础。中耕松土不宜过深,以不超过5 cm为宜。另外,苗期还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常见的虫害有小蓟马、棉蚜虫、棉椿象、地老虎以及红蜘蛛等。防治棉蚜虫、小蓟马、盲蝽蟓和红蜘蛛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2 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防治地老虎低龄幼虫时,可用20%速灭杀丁1 500~2 000倍液或50%辛硫磷1 500倍液喷雾。如果防治地老虎大龄幼虫,可用毒饵杀虫法:炒香的麦麸或棉仁饼5 kg,用50%辛硫磷50 mL加入1 kg水,喷拌均匀,傍晚撒入行间。3.2 蕾期管理从现蕾到开花这段时间称为蕾期。在这期间,棉花生长速度最快,因而对于水、肥等的需求也较高。蕾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肥。蕾期施肥是否合理,是棉花能否高产的关键,既要满足棉花发棵,搭好丰产的架子,又要避免施肥过度,导致棉花徒长。因此,要根据棉花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对于病苗、弱苗多施,提高生长齐度,可采取喷叶面肥的方式。二是浇水。这个阶段棉花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高,但是降雨量一般较少,因此需要适量浇水。一般可采取小水隔沟浇,切忌大水漫灌。三是中耕除草,蕾期既是棉花快速生长的阶段,也是杂草快速生长的阶段,而且土壤容易结块。通过中耕除草,可起到抗旱保墒、抑制杂草、促根下扎、提高地温以及稳健生长的作用。3.3 花铃期管理从开花到吐絮的这段时间,并称为花铃期,一般在50 d左右。这个阶段棉花田间管理的关键是保根、保叶、促早熟及防早衰。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整枝打杈。通过整枝打杈,可减少养分消耗,增加通风,有利于增产增收。整枝主要是除去棉株下部老叶和空果枝,并打掉果枝群尖。对于密度偏大的棉田,还可将相邻的两株棉花绑在一起,呈“八”字型,增加通风及两侧的光照,增温除湿,减少烂铃。二是中耕松土。棉花的衰弱都是从根部开始,土壤结块后根部呼吸减弱,养分吸收及代谢速度减慢。通过适当的中耕松土,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促进根部生长发育,中耕不宜过深,一般3~5 cm即可。三是喷洒叶面肥。一般喷施60倍的尿素溶液或500倍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7~10 d喷1次,连续喷3~4次。四是化学催熟。对于晚熟棉铃较多、不能适时吐絮的棉田,可采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喷药后3~5 d气温保持在20 ℃以上,或枯霜前15~20 d晴天喷雾。一般每667 m2用40%乙烯利水剂300~800倍液60 kg,喷雾重点是棉株上的青铃。五是病虫害防治。棉田后期主要害虫有盲椿象、蚜虫和棉铃虫。盲椿象可用辛硫磷、马拉硫磷、锐劲特交替使用;棉蚜虫可用高深吡虫啉、啶虫脒喷雾防治;棉铃虫菊酯类、甲维盐高氯喷雾防治。喷雾时间一般选择在上午9点之前或者下午5点以后。编辑:韩风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梁宗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