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裂果病1.1 症状果实脐部及周围果皮发生不同程度开裂,严重时胎座组织及种子随果皮外翻裸露,一般在果实黄熟时开始发生。根据形状可分为放射形、同心形、条纹形、横裂形等。1.2 发病原因一般大型果品种比中小型品种易裂;遇高温、强光照射、久旱后灌水过多,果肉组织的膨大速度大于果皮的生长,裂果严重。1.3 防治措施选用中型果的石头番茄品种种植;水分管理上要小水勤灌,不可过干过湿;增施有机肥和钾肥,使果皮增厚,同时叶面喷洒质量分数0.5%硼砂。2 脐腐病2.1 症状果实顶端形成一凹陷革质状枯斑,病斑附近的果皮从褐色逐渐变为黑褐色;多发生在1、2穗果上,同一花序的果实几乎同时发病。2.2 发病原因番茄对钙的需求量较大,果实膨大期缺钙易引发脐腐病;生育期间水分供应不稳定也会产生脐腐。2.3 防治措施对于酸性土壤可通过加施石灰的方式提高土壤钙元素的含量;结果期切勿缺水干旱;摘除病老黄叶,注意疏花疏果;第1穗果坐果时或定植后15~20 d,叶面喷洒质量分数1%的过磷酸钙二三次。3 花叶病毒病3.1 症状先从嫩叶发病,失绿,重病株叶出现明显的黄绿斑驳,叶面凹凸不平,新叶变小、细长、畸形,叶脉变紫,植株矮小,花芽分化力减弱。3.2 发病原因发病适宜温度20℃~25℃;种植过密及不注意整枝,易发病害;与茄科作物连作,病害加重;土壤肥力不足,缺少钙、钾、磷等元素,抗病性减弱,花叶病发生重。3.3 防治方法用质量分数为10%的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30 min,然后用清水洗净进行催芽播种;选用抗病品种;与瓜类或禾本科作物实行轮作;增施钙、磷、钾肥,合理疏植和及时整枝除芽;发病初期,用20%盐酸吗啉呱铜或宁南霉素喷雾,可使较轻的病情得到控制。4 青枯病4.1 症状番茄青枯病已成为一种毁灭性病害,此病在苗期便可侵染,一般于开花坐果期表现症状;病株死时仍保持绿色,但叶片色泽变淡,呈萎蔫状;病茎中、下部皮层粗糙,常长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病茎维管束变黑褐色,湿度大,用手挤压,有白色菌浓溢出。4.2 发病原因病原借雨水、灌溉水、害虫及农具等传播,多从根部或茎基部皮孔和伤口侵入;条件适宜时,病原在维管束内迅速繁殖,沿导管向上扩展,堵塞导管,阻碍水分向上输送而萎蔫;该病在高温、高湿和偏酸性的条件下易发病,中耕伤根,排水不良,种植畦过低,均可加重病害发生。4.3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或抗性砧木,种植嫁接苗;适量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采用高畦种植,种植不宜过深;小水勤灌,及时排除田间积水;及早中耕除草,避免损伤根系;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石灰消毒;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可杀得(氢氧化铜)、中生菌素灌根。5 灰霉病5.1 症状主要危害花、果实、叶片及茎,特别是未熟的青果被害严重,造成大量烂果。叶片发病,病部产生灰霉,致叶片枯死。茎部发病,高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5.2 发病原因番茄灰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菌寄主范围较广;借气流、雨水、露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伤口或衰老的器官等侵入;温暖湿润是流行的主要条件;管理粗放,过于密植,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均易发病。5.3 防治措施防治灰霉病最主要的措施是做好田间的通风、透光、降湿工作;加强田间管理,使植株长势壮旺,防止早衰及各种因素引起的伤口,及时摘除病叶、病果、残留的花瓣;发生初期用质量分数为50%腐霉利、50%异菌脲、70%甲基硫菌灵喷雾。6 根结线虫病6.1 症状危害番茄根部,产生大小不等,形状不同的肥肿、畸形瘤状结,根结上可生出细弱新根。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发育不良,叶片变黄,结果小,高温干旱时病株易出现萎蔫或提前枯死。6.2 发病原因病原主要是根结线虫属的南方根结线虫,根结线虫多以2龄幼虫或卵随病残体遗留在土表10 cm土层中,可在土中生存1~3年,条件适宜时,越冬卵孵化为幼虫,侵入番茄根部;成虫喜温暖湿润环境,地势高燥、土壤质地疏松的环境适宜线虫活动,发病严重。6.3 防治措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水旱轮作;土壤深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株;施用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可选用福气多颗粒剂(噻唑膦)与细土拌均后撒于畦上沟内,盖土后移植幼苗,田间发病株可用质量分数1.8%阿维菌素乳油2 500倍液灌根。7 枯萎病7.1 症状开花结果期始发,叶片发黄,植株变褐后慢慢枯死。症状常出现在茎的一侧,而另一侧表现正常。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湿度大时,病株茎基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7.2 发病原因病原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于土中越冬,也可以在土中进行寄生生活,病菌从根部或伤口侵入,通过维管束向上发展。线虫为害根部造成伤口,易引起发病;种植或中耕伤根多,植株长势差发病重;酸性土壤也利于该病发生。7.3 防治措施与非茄果类作物实行轮作,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发生初期喷洒质量分数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也可用10%双效灵水剂灌根。8 斑枯病8.1 症状叶片染病,先从下部老叶片开始,初期出现水渍状小圆斑,后叶片两面都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病斑边缘黄褐色,病部表面散生稀疏、隆起的小黑点。严重时,叶片布满病斑、渐枯黄、脱落,形成穿孔。茎上病斑椭圆形,褐色。果实病斑褐色,近圆形。8.2 发病原因斑枯病容易在温暖潮湿和阳光不足的阴天发生,特别是雨后转晴发病重。土壤缺肥、植株生长衰弱、种植过密、剪枝不及时,病害可迅速流行。8.3 防治方法用50℃温汤水浸种30 min。采用高畦和覆盖栽培,合理及时整枝,以利通风透光,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性。发病初期可用质量分数为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8%甲霜·锰锌,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喷洒。 编辑:郭瑞审核专家: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