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山西省灵丘县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中低产田的改良就是通过一系列农业生产活动,比如:修筑梯田埂、平田整地、秋深耕加厚耕作层、增施肥料(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合理的轮作制度、种地养地相结合等措施,消除或减轻中低产田土壤制约农作物产量提高的各种障碍因素,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其中培肥地力是关键,并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分类实施的原则。根据土壤主导障碍因素及主攻方向,灵丘县中低产田改良措施如下。1 坡地梯改型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1.1 梯田工程针对灵丘县北部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南部土石山区,由于植被稀少,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表层熟土被冲走、有机质含量低这种现状,改良措施以修筑梯田为主。修筑梯田一般应坚持“里切外垫、生土搬家、死土深翻、活土还原”的原则,具体可采用缓坡修梯田,陡坡种林,防风固土固沙。修筑梯田可以使地面平整、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提高。把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坡地变成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梯田是这一区域中低产田改良利用的重点。1.2 提高梯田耕作层熟化度新建梯田耕作层厚度相对较薄,熟化程度较低,增加耕作层厚度及生土熟化是这类田地改良的关键。新修梯田秋季要深耕2次,深度达25 cm以上,以增加耕作层厚度,同时施入有机肥3 000~5 000 kg/0.067 hm2,并施入硫酸亚铁50~100 kg/0.067 hm2,促进生土熟化,提高土壤肥力。次年春季土壤解冻后,浅耕1次,耙耱2次。1.3 农、林、牧并重对一些养分严重缺乏的坡耕地,推行农、(果)林、草复合种植,因地制宜,全面发展,扩大林地和草地面积,推动养殖业的发展,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以农促牧,以牧养农,以林护农,农林牧结合,共同发展。2 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的改良利用2.1 培肥地力,增加有机肥和化肥的投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原则,增加施肥量,持续不断地为土壤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优化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实行粮草轮作、粮(绿)肥轮作;实施绿肥压青、轮作休耕、种养结合。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腐熟的秸秆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在腐熟过程中会在土壤中产生大量的有益菌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增加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协调能力,提高土壤供水、供肥能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2.2 建设基本农田,实行节约经营以平整土地、蓄水保墒为中心,营造土壤水库。选择土地相对平整、土层较厚、土体构型良好的耕地作为基本农田,利用秸秆还田、绿肥压青等农业技术,结合秋深耕施人农家肥4 000 kg/0.067 hm2左右,培肥地力。用3~5年的时间使其成为高产农田。其他瘠薄培肥型耕地可作为牧草地,发展畜牧业,畜牧业的发展可为基本农田提供更多的有机肥源。有条件或地广人稀的地区,可以实行粮草轮作,以牧养田,以农促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3 推广保护性耕作制度针对灵丘县春季干旱少雨的状况,改变耕作制度,变春耕施肥为秋耕施肥(有机肥),既可避免春耕跑墒,又可让肥料在地里充分腐熟,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利用;在平川区推广地膜覆盖、生物覆盖等技术;山地、丘陵推广丰产沟、丰产梁覆盖等旱作节水技术,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求。2.4 建设小杂粮基地根据灵丘县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扩大耐瘠薄、干旱作物的种植面积,如豆类、谷黍、荞麦等小杂粮,加快小杂粮基地建设,推动灵丘县杂粮产业的发展。 编辑:郝丽霞审核专家:山西省农机化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 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