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影响安徽宿州市夏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及高产栽培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夏玉米是宿州市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以上,单产约400 kg/667 m2。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玉米种植效益的提高,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但产量提高缓慢,年份间差异较大。本文通过探究影响夏玉米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并提供高产栽培技术指导,供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参考。1   主要原因1.1   自然灾害频繁宿州市地处黄淮海平原南端,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由于生态气候变化异常,夏玉米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前期干旱、后期高温或多雨。玉米播种时间通常在6月上旬,这段时间往往缺雨,土壤墒情不好,播种后出苗不好或玉米根系扎不下去,苗不壮、不旺、不齐。而到7月初,淮北地区进入梅雨季节,雨水偏多,易形成内涝,严重影响玉米生殖生长。玉米开花授粉期间往往高温、多雨,光照不足易导致玉米结实不良。玉米生长中后期常遇大风、大雨,玉米倒伏现象发生较为普遍。1.2   栽培管理粗放受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种植习惯影响,如机播直播、密度过密,再加上农民很少间苗、定苗,导致植株个体间长势差异大,影响产量。另外,在施肥方面不能做到科学施肥,“一炮轰”现象还很普遍。1.3   病虫害影响由于玉米种植期间气候变化,再加上农民管理不到位,造成病害发生较重,而且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如玉米粗缩病、玉米茎腐病、玉米锈病等。虫害有金针虫、玉米螟等,导致玉米产量受到威胁或影响。1.4   收获偏早收获过早能造成5%~10%的玉米产量损失。玉米苞叶刚开始变黄时农民就开始收获,此时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粒重只相当于最终产量的80%~90%,千粒重仍在增加,直到籽粒乳线基本消失、基部黑层出现时才趋于停止,方是最佳收获时期。 2   高产栽培技术2.1   品种选择优良品种在玉米高产稳产中起主导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玉米新品种的培育成功,良种的增产作用更加明显。品种选择上应根据宿州市气候特点,选种综合抗性好、高产、稳产品种,如郑单958、鲁单9088等。2.2   精心下种在大力提倡机播的同时,要认真整好地,提高机播质量,足墒下种,播种深度要适宜、深浅要一致,不能出现断垄现象。最好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可有效防治玉米根腐病、黑穗病和地下害虫,且利于苗全、苗壮。2.3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夏玉米获得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要根据宿州市气候条件和品种的特征特性,控制好种植密度,防止过稀、过密,保证植株具备良好通风透光条件。平展型或半紧凑大穗型品种以3 500株/667 m2左右为宜;紧凑中等大穗型品种以4 000株/667 m2为宜;紧凑中小穗型品种以4 500~5 000株/667 m2为宜。在上述适宜密度范围内,上下幅度不宜超过200株/667 m2,肥水条件好宜选择上限,肥水条件差宜选择下限。2.4   科学施肥科学确定施肥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的重要环节。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俗话说“玉米是个大肚汉,能吃也能干”,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要充分了解夏玉米需肥规律,提倡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土壤测试,掌握土壤肥力状况,实行平衡施肥。2.5   加强田管玉米苗期管理要做到促控结合,培育壮苗,实现苗齐、苗全、苗壮。一般间苗宜在3~5叶期,定苗6~7叶期,做到去弱留壮、去病留健、去稠留稀,地边或缺株处可留双株。玉米穗期要注意肥水运筹。遇旱要及时浇水,特别是在大喇叭口期,结合浇水追施氮肥,氮肥量应占总追施量的50%~60%。为提高玉米产量,减少倒伏、空秆、秃尖等现象,可适当进行化控,要求掌握最佳施药时间,以降低玉米株高,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2.6   病虫害综合防治随着玉米病虫害的流行发生有了新的变化,并有逐年加重之势,要建立健全玉米病虫测报和科学用药监管机制,全面推广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提升综合防治水平和效果。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蚜虫和蓟马等,可进行种衣剂拌种或播种时使用毒土进行防治。出苗后,可用40%乐果乳剂1 000~1 500倍液喷洒苗心防治蚜虫、蓟马和稻飞虱,用20%氰戊菊酯乳油或50%辛硫磷1 500~2 000倍液防治黏虫。玉米苗期还是玉米粗缩病易发期,近几年发病比较严重,要注意及时消灭田间和四周的灰飞虱,以减轻病害发生。玉米穗期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小斑病、叶锈病及玉米螟等。在拔节期及抽雄前后各喷药1次,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玉米螟一般在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可在9~11片展开叶期间,用2.5%的辛硫磷颗粒剂丢心防治。2.7   适时收获玉米适期早播和完熟收获是无需增加成本的增产措施。在不影响后茬作物播种期的前提下,尽可能推迟收获。收获过早,籽粒不饱满;收获过迟,籽粒容易发霉,影响品质。同时,还要大力推广玉米机械收获,粉碎秸秆还田,培肥地力,为粮食持续增产奠定基础。编辑:韩风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姚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