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北方的主要粮食来源,也是主要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大,发展历史悠久。北方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我国玉米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从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北方的玉米种植技术得到了全面的提高,产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种植户的经济收入也成倍地增涨。但是,我国北方玉米的发展水平还缺乏国际竞争力,产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必须继续加强栽培关键技术的学习研究。1 我国北方玉米发展的现状玉米种植在我国北方已经形成了气候,种植规模大、范围广。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出现了一批上规模的玉米种植基地,并且相适应地产生了玉米经济体系。从种植栽培、收购运输到加工外销,已经基本实现了产业化运作。种植技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在玉米产量平均能达到1 500 kg/667 m2,种植产量最高能达到2 000 kg/667 m2,而且基本稳定。但是,我国北方的玉米种植整体上发展十分不均衡,尤其是在技术水平上,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使得产量也高低不均,需要我们通过对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广运用来改善这一现状。2 北方玉米种植实现高产目标的技术要点我国的玉米种植技术理论已经相当完善,有关种植技术指导的农技图书也随处可见。但是质量却是良莠不齐,多数实用性不大且长篇累赘,基本没有几个种植户能够真正去通读、学习,这也使得很多好的技术没有被充分地运用。笔者结合现有的玉米种植理论体系,通过实践观察,对我国北方玉米的种植高产技术进行了提炼总结,其要点如下。2.1 科学地选择玉米品种好的玉米品种能够为日后高产打下基础,在玉米种植中必须科学地选择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玉米品种。我国在玉米经济发展上,对良种的培育工作十分重视,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研发,市面上可供选择的玉米良种越来越多,特别是在目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各品种的推广宣传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种植户在购买玉米种子时,切忌盲目听从、跟风。最好是选择在当地已经形成种植规模的玉米良种,或者在考虑引进高产的新品种时,要仔细地了解其生长适应性。最好先通过小块玉米地进行试验种植,如果产量高,方可扩大种植面积,确保稳产高产。2.2 打理好玉米地块我国北方的黑土地土壤肥沃,向来有“一两土二两油”的说法,对玉米的种植高产非常有利。我们应该打理好玉米地块,维持土壤的良好状态。有条件的种植户可以进行土壤肥力检测,结合规划种植的玉米品种,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有针对性地预防病虫害等,为玉米高产提供优越的地理环境。此外,鉴于我国北方干燥少雨的气候特点,要建设好玉米地的灌溉设施,保证玉米栽培后各个时期的土壤水分含量适宜其生长需要,让地块充分发挥种植生产的地力效应。 2.3 抓好田间管理玉米苗种植后,田间管理是重要的后续生产工作,必须抓好田间管理。首先,要随时关注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地间苗、蹲苗,让玉米苗在进入生长旺盛期前形成良好的生长格局。其次,要科学地制定施肥、追肥方案。合理地选择化肥品种,有条件的可以增加有机肥的供给,把握好施肥节点,既要保证玉米植株的生长所需,又要避免烧苗情况的发生。此外,除草、防治病虫害也是非常关键的田间管理工作。在玉米地的杂草清除工作中,可以适当地采用化学除草剂有针对性地清除杂草,还应适当地进行人工除草,全面消除杂草对养分的侵占影响,让玉米植株吸收、利用好肥料,无障碍地进行光合作用。在玉米种植的病虫害防治上,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对于种植规模大的玉米生产基地,最好建立动态的病虫害监测预防体系,及时清除病虫害。在农药的使用上,要选择安全可靠,对玉米生长影响较小的药剂,喷雾时应加强安全防护。要特别注意挂果期的病虫害预防,尽量避免农药的使用,以保证玉米果实的质量安全。最后,要做好玉米收割的田间管理工作。当玉米粒成熟饱满时,说明到了收割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收割作业。具体说,关注当地的天气预报,全面制定收割计划,从成熟度较高的地块开始,对新鲜的玉米果实及时进行通风干燥处理,确保销售质量,同时也要对不同品种的玉米产量进行评估比较,为后面的种植栽培提供参考。玉米经济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重视玉米种植的技术研究,不断地研发、推广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在种植生产中科学地选择玉米良种,打理好玉米种植地块,扎实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利用好国家的惠农政策,让玉米种植的产量再上升一个档次,推动我国玉米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编辑:韩风审核专家: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研究员 姚宏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