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一)病因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是一种细小的球杆菌,宽0.25~0.4微米,长0.3~2.0微米,无运动性,无鞭毛,不形成芽孢,对外界抵抗力弱,在60℃、20分钟即可杀死,干燥条件下2~3天死亡,直射阳光数分钟死亡。一般消毒药,如0.5%~1%的氢氧化钠、5%石炭酸、0.1%升汞、10%漂白粉及5%福尔马林等,都可以使其死亡。(二)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 本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和带菌动物,病原体通过病牛的分泌物、排泄物而污染外界环境。消化道和呼吸道、破损的皮肤黏膜均是传染途径,污染的饲料、饮用水可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染。巴氏杆菌一般情况存在于健康牛的上呼吸道,当牛抵抗力下降或环境潮湿、寒冷、闷热时可以诱发本病的发生。所以水牛易发,在春秋季节多发。2.症状 本病潜伏期1~7天,有三种类型。(1)败血型 体温升高到41~42℃,精神不振,被毛粗乱,结膜潮红,鼻镜干燥,食欲废绝,产奶量下降,反刍停止,进而腹痛下痢,粪便带血、恶臭,鼻孔和尿中带血,一天内死亡。(2)浮肿型 病牛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头、颈、胸前出现皮下水肿,舌、咽喉部及其周围组织高度肿胀,眼红肿、流泪,呼吸困难,黏膜发绀。(3)肺炎型 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有全身症状,咳嗽、张口呼吸,流出浆液性鼻液。犊牛容易下痢,病程3天以上,常因极度衰竭死亡。3.病理变化 因败血型死亡的牛可见全身组织器官黏膜呈点状出血,脾脏无变化或有小出血点。淋巴结肿胀,有弥漫性出血。肠道内容物混有血液,胃肠道黏膜有急性卡他性炎症。浮肿型的牛在头、颈、咽喉部水肿。皮下及肌肉组织呈现黄色和黄红色胶冻样浸溶,舌肿大呈暗红色。淋巴结、肝、肾和心脏等实质器官发生变性。肺炎型主要为肺水肿、胸腔内积有浆液性液体,肺脏呈大理石病变。心包炎,与胸膜粘连,胸部淋巴结肿大。4. 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可取血液制成推片或其他脏器的剖面作涂片,推片以甲醇固定后作革兰氏染色;涂片作瑞氏或碱性美蓝液染色,如发现大量的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小杆菌,即可确诊。动物试验系将病料制成1:10生理盐水悬液,皮下接种小白鼠,24小时内死亡,取实验动物的脏器作涂片,染色、镜检,发现大量巴氏杆菌即可。血清学检查可应用间接血凝检测巴氏杆菌抗体,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本病应与炭疽、气肿疽和恶性水肿相区别。炭疽一般出现出血,血凝固不良,尸僵不全,脾肿大;气肿疽多发生于4岁以下的牛,肿胀在肌肉丰满部,用手压柔软,病变部肌肉切面呈黑色;恶性水肿一般由创伤引起,伤口周围呈发炎肿胀。(三)防治早期应用抗出血败血病血清治疗效果好,皮下注射100~200毫升,1日1次,可连用2~3天。应用抗生素时,联合使用疗效更好,剂量为青霉素400万单位、链霉素300万单位,每日2次,同时可以配合磺胺类药物,如用5%磺胺甲基嘧啶或磺胺二甲基嘧啶,每千克体重40~60毫克剂量注射。还可以应用青霉素加葡萄糖盐水静脉注射,对出现的症状同时要进行对症治疗。为了预防,可接种疫苗,接种途径可注射或滴鼻。要加强饲养管理,发病后应对病畜进行隔离。 编辑:赵琳审核专家:张元庆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