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症传染病,临床症状为急性脾脏肿大,皮下及浆膜下组织呈出血性胶样浸溶。(一)病因由炭疽杆菌引起,该菌是需氧性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长而粗的大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在濒死的病畜的血液中常含有大量的菌体,呈单个或成对存在,少数菌体相连呈短键排列,形似竹节样,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芽孢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在干燥的状态下可存活32~50年,150℃干热60分钟才可杀死,菌体抵抗力不强,在60℃下加热30-60分钟,75℃下5~15分钟都可杀死。一般浓度的常用消毒药即可杀死,临床上常用20%漂白粉、0.1%碘溶液、0.5%过氧乙酸、0.1%升汞溶液作为消毒剂。(二)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于夏季放牧时期,病畜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畜及其尸体的器官、组织及血液,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由于芽孢的抵抗力极强,对病畜或其分泌物处理不当,而污染了土壤、水源等,会造成永久性的疫病发源地。所以在洪水泛滥时,会发生炭疽病。人也可感染炭疽,主要发生在与病畜接触较多的人。2.症状 以症状和病程,可分为三种类型。(1)最急性型 症状不明显,牛突然发病倒地、昏迷、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呈紫色,全身颤栗,兴奋亢进。临死前,天然孔出血,之后很快死亡。(2)急性型 潜伏期1~5天,病畜体温高达41~42℃,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最后废绝,反刍、泌乳停止,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发病初便秘,之后腹泻,怀孕牛经常流产,病程1~2天。(3)亚急性型 在病牛的颈、胸、外阴部及直肠内发生炭疽痈,舌肿大呈暗红色,有的发生咽喉炎,呼吸困难。粪便中带血,肛门肿大,排便困难,病程2~5天。3.病理变化 最急性型病例仅见于脾脏、淋巴结有轻度肿胀。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病变,尤其是脾脏显著肿胀,脾髓呈黑红色,软化如泥状或糊状。淋巴结肿大,胃肠道呈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死于败血症的牛,尸体极易腐败,瘤胃臌气,天然孔有出血,血液凝固不良。4.实验室检查 病原学检查时,在肋部肋骨间做一垂直切口,取一小块脾脏制成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碱性美蓝色染色5~15分钟,镜检可见呈短链、竹节状带荚膜的大杆菌。还可以取新鲜病料,加生理盐水制成1:10的悬液,皮下注射小鼠0.2毫升,36~72小时死亡,在血液中或脾脏中检出炭疽杆菌。血清学检查可用ELISA法测定毒素抗体,用Ascoli氏热沉淀反应检测多糖抗原,用于检查腐败组织及污染的皮毛等,尤其对镜检、培养及动物试验不能确诊的样品,此法可得到明确的结果。应与巴氏杆菌病、恶性水肿相区别。巴氏杆菌病细菌呈两极染色,炭疽沉淀反应阴性;恶性水肿由创伤感染,创口周围有迅速向四周扩散的气性炎性肿胀,菌体为两端钝圆的大杆菌。(三)防治1.治疗 对于早期发现的病牛,应采取早期治疗,多数急性及亚急性病例可痊愈。(1)对抗生素敏感,诸如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等,尤其是青霉素,使用时要加大剂量。(2)磺胺类药物,以磺胺嘧啶效果最好,第一次剂量要加倍。与炭疽血清共用,疗效最好。(3)抗血清 抗炭疽血清是治疗本病的特效生物制剂。使用后,6小时左右使体温下降,12小时后完全康复。成年牛,皮下注射100~300毫升,犊牛30~60毫升,必要时于12小时后重复注射一次,血清最好使用同种动物的。(4)对症疗法 与强心、解毒、利尿相结合。2.预防接种疫苗:有两种疫苗,一种是无毒炭疽芽孢苗,每毫升含芽孢3000万个,皮下注射1毫升,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一种是34F2株生产PA佐剂苗,皮下注射2毫升,免疫期1年。发生本病后,要封锁,对牛进行检查,要进行彻底消毒,尸体不能解剖,必须焚毁或深埋。 编辑:赵琳审核专家:张元庆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