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主要为:呼吸道黏膜炎症、水肿、出血、坏死和浅烂斑引起体温升高。也可以引起化脓性阴道炎、结膜炎、脑膜脑炎、流产等。(一)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因该病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病毒直径约200毫微米,可在牛肾、猪肾、羊肾及马肾细胞上生长,并可发生细胞病变,产生核内包涵体。病毒对外界抵抗力较弱,乙醚、丙酮、酒精及紫外线照射均能很快使之灭活。对热也较敏感。pH6~9下非常稳定,在酸性环境(pH4.5~5)下极不稳定。(二)牛患传染性鼻气管炎分为三种类型1.流行病学 接触性传染,病牛及带毒病牛为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着鼻、眼、阴道分泌物排出,通过空气或接触分泌物而在牛群中传播。2.症状 临床上有呼吸系型、生殖道感染型、脑膜脑炎型三种,其中呼吸系型为最主要的一种。(1)呼吸系型 潜伏期为4~6日,临床表现不一,有些牛感染后病情很轻微,没有什么症状,很难观察到,而有些牛却很严重。急性病例可侵害到整个呼吸道,病初,体温可达40℃以上,精神极度沉郁、废食,鼻腔中流出多量黏性液。鼻黏膜充血,出现溃疡,以后渐渐发生坏死,呼气中常带有恶臭味。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快而浅,呈张口呼吸,有疼痛性咳嗽。当炎症危及到眼部时,可发生结膜角膜炎,结膜下水肿,结膜上形成灰色坏死灶,呈颗粒状。有些病牛出现拉稀,粪便中带有血液。奶牛初期产量明显下降,最后完全停止,但大多数经5~7日后可逐渐恢复泌乳量。少数重病例数小时即可死亡,大多数病牛病程在10日以上。牛群的发病率通常在20%~30%,严重流行区发病率在70%~100%,死亡率一般为1%~5%。犊牛死亡率高。(2)生殖道感染型 也称“传染性脓疱阴户阴道炎”及“交合疹”。潜伏期1~3日,发生于母牛和公牛。发病初,轻度发热,精神沉郁,废食。频频排尿,有疼痛感,严重时,尾巴上翘,摆动不安。奶产量迅速下降,阴门水肿,流出大量的黏液,呈线条状。阴道发炎、充血,阴门黏膜上出现许多小的白色结节,之后形成脓疱,小脓疱越来越大,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广泛的灰色坏死膜。10~14日痊愈。公牛感染时,潜伏期2~3日,精神沉郁,拒食,生殖道充血,轻症1~2日后恢复正常。重症发热、包皮和阴茎上出现脓疱,随即包皮肿胀、水肿、疼痛,排尿困难,一般10~14日开始恢复。有时公牛感染后,可使病毒从精液中排出。有些感染母牛可发生流产,可能是由于病毒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再随血液进入胎盘组织,最后经胎儿胎盘循环到达胎儿,使胎儿感染,7~10日死亡,24小时排出。(3)脑膜脑炎型 仅见于犊牛群,发病初,体温40℃以上,食欲下降,精神沉郁。鼻黏膜充血,流出大量的浆性鼻液,流泪,口腔流出大量浆性黏液。有些牛出现呼吸困难,重病例牛出现神经症状,感觉、运动全部失常,走路失调、倒地,角弓反张、磨牙、吐白沫,最后死亡。一般病程很短,3~5日内死亡。发病率很低,死亡率很高,有时可达50%以上。3. 病理变化 尸体解剖:呼吸系型的牛,呼吸道黏膜有炎症及浅溃疡,上覆盖纤维蛋白性脓性分泌物,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出现核内包涵体,有时出现成片状化脓性肺炎。眼结膜上形成灰色坏死膜,常伴有第四胃黏膜发炎及溃疡、卡他性肠炎。生殖道感染型阴道出现白色颗粒和脓疱。脑膜脑炎型脑部出现非化脓性脑炎。另外,流产胎儿肝、脾局部坏死,有时皮肤有水肿。4.实验室检查 做病毒分离,应用感染发热期病牛鼻腔的分泌物、流产胎儿的胸腔液或胎盘子叶,接种于牛肾细胞或猪肾细胞等组织培养基上分离,再用血清中和试验与荧光抗体来鉴定病毒。(三)牛患病后的防治措施无特效疗法。发病期间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以阻止细菌的继发感染。应用输液、补糖、消炎等可降低死亡率。康复牛能获得终生免疫。采用疫苗注射可以预防,6个月的犊牛进行接种,4周后再接种一次,免疫期可达6个月以上。皮下注射康复牛的母牛血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犊牛可通过母乳获得免疫,达2~4个月。怀孕母牛不能接种,以免引起流产。 编辑:赵琳审核专家:张元庆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