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牛感染口蹄疫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偶蹄动物的急性发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症状特征表现在口腔黏膜、唇、啼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一)目前全世界口蹄疫病毒有7个主型该病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口蹄疫病毒是动物RNA病毒,呈圆形,直径20~25毫微米,该病毒具有多型性、变异性等特点,目前全世界有7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Ⅰ型。各型之间不能互相免疫,即感染了此型病毒的动物,仍可感染其他型病毒。各型的临床表现相同。该病毒对动物致病力特强,1克新鲜的牛舌皮毒,捣碎成糊状,稀释107~108倍后,取1毫升舌面接种牛,还能使牛发病。病毒存在于病牛的水疱、唾液、血液、粪、尿及乳汁中。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但对日光、热、酸、碱则均敏感。(二)牛感染口蹄疫的症状1.流行病学  不同地区可表现为不同的季节性,牧区一般从秋末开始,冬季加剧,春季减轻,夏季平息。在农区,这种季节性不明显。病牛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经消化道、损伤的黏膜、皮肤和呼吸道。口蹄疫病毒传染性很强,一旦发病呈流行性,且每隔一两年或三五年就流行一次,有一定的周期性。2.症状  潜伏期平均为2~4天,长者可达一周左右。病牛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流涎。1~2天后,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出现1~3厘米见方的白色水疱,大量流涎,水疱破裂形成糜烂,病牛因口腔疼痛采食困难,进食减少或不进食。水疱破裂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糜烂部位逐渐愈合。与水疱出现的同时或稍后,蹄部的趾间、蹄冠的皮肤也出现水疱,并很快破裂,病畜不愿意行走,严重者蹄匣脱落。在牛的鼻部和乳头上也出现水疱,之后破裂,形成粗糙的、有出血的颗粒状糜烂面。感染的怀孕母牛经常出现流产。病程为一周左右,病变部位恢复很快,全身症状也渐好转。如果发生在蹄部,病程较长,2~3周,死亡率低,不超过1%~3%。但是,如果病毒侵害心肌时,可使病情恶化,导致心脏出现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3.病理变化  主要在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及糜烂面。病毒毒素侵害心肌而死亡的牛,心肌变性和出血及在心肌上可看到许多大小不等、形态不整齐的灰白色或灰黄色混浊无光泽的条纹样病灶,称为“虎斑心”。4.实验室检查  做病毒分离,采用鸡胚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查主要应用反向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病毒抗原。本病应与牛黏膜病、牛恶性卡他热、水疱性口炎相区别。牛黏膜病口腔黏膜虽有糜烂,但无水疱形成;牛恶性卡他热散发性发生,全身症状重,有角膜混浊,死亡率高;水疱性口炎流行范围小,发病率低。(三)牛感染口蹄疫后的防治措施该病发生后一般经过10天左右能自愈。为了防止继发性感染,缩短病程,应对病牛进行隔离及加强护理,用0.1%高锰酸钾或3%硼酸水对病变部位实施清洗、消毒、敷以收敛剂并适当应用些抗生素。还可用同型高免血清或病愈后10~20天的良性口蹄疫病牛的血清进行皮下注射,用量为每千克体重1毫升。发生口蹄疫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内的健康牛,采用与当地流行的相同病毒型、亚型的减毒活苗和灭活苗进行接种。 编辑:赵琳审核专家:张元庆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