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猪细颈囊尾蚴虫诊断及防治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幼虫虫体俗称“水铃铛”。呈囊泡状。大小如黄豆至鸡蛋大不等,囊壁乳白色.囊内含透明液体和1个乳白色头节.虫体寄生于猪的肝脏浆膜、网膜及肠系膜等处.除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外,在屠宰加工时更是由于宰后失重、内脏和胴体的品质降低等原因而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细颈囊尾蚴主要引起家畜尤其是羔羊、仔猪和犊牛的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当大量感染时可因肝脏严重受损而导致死亡。其成虫则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本病在中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羊发病多见于与犬接触较为密切的广大牧区(一)病原体泡状带绦虫为白色或微黄,扁平呈带状,体长1.5~2米,宽8~10毫米,分头节和颈节,头节稍宽于颈节,并有4个圆形吸盘和1个顶突,顶突上有两圈排列的角质小沟,靠近头节的节片短而宽,随后逐渐变长。成熟的节片有359~566个睾丸。卵巢分左右两叶,位于生殖孔的叶较小,生殖孔不规则的交互开口于节片两侧中部稍后的地方,。子宫内充满虫卵。泡状带绦虫的虫卵近似圆形,内含有六钩蚴。细颈囊尾蚴呈囊泡状,大小豌豆至小孩头大,内含有无色透明的液体。乳白色囊壁分内外两层,外层厚而坚硬,是宿主结缔组织形成的,内层薄而透明,是虫体的外膜,内壁上有颈部较细向内生长不透明的乳白色头节。(二)生活史猪吃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虫卵在消化道逸出六钩蚴,幼虫钻入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至肝脏实质,到表面,进入腹腔,附在肠系膜或网膜上,经3个月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细颈囊尾蚴。犬、狼、狐等终末宿主吃了感染细颈囊尾蚴的动物内脏,经2~3个月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成虫的孕卵节片随粪便排出体外,散出虫卵,污染环境。猪吃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发育为细颈囊尾蚴。(三)流行病学犬、狼、狐等终末宿主,猪为中间宿主。本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养的猪感染率高,狗是主要的传播者,狗吃了被感染猪的内脏,不定期的排出孕卵节片,污染环境,虫卵被猪采食后受到感染,被感染的猪的内脏再被狗吞食后,再次造成污染,这样就会造成本病的流行。(四)临床症状体温升高,消瘦,便秘,黄疸,腹部膨大,生长发育缓慢。寄生于肺部时,咳嗽,呼吸困难(五)病理变化急性:肝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小结节,实质内有虫体移行的痕迹,并有血液,腹部有大量的血样腹水,有幼虫。慢性:肝脏病变组织变淡,萎缩,肠系膜有被结缔组织包裹的幼虫,腹腔脏器有时粘连。(六)实验室诊断(七)防治⒈预防严禁猪场养犬,定期驱虫。⒉治疗吡喹酮,肌注,每千克体重50毫克,于液体石蜡按1:6比例混合研磨均匀,分2次,间隔1天深部肌注。 编辑:孙晋莹审核专家:焦福林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