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玉米黑粉病发病规律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玉米黑粉病又称瘤黑粉病,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广泛发生,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玉米(瘤)黑粉病由玉米黑粉菌侵染引起。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玉米的气生根、茎、叶、叶鞘、雌(雄)穗均可受害。感病组织肿大成瘤。病瘤表面有白色、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至褐色的薄膜,最后外膜破裂,散出黑褐色粉末。通常叶片和叶鞘上的瘤较小,直径仅1-2厘米或更小,一般不产生黑粉。 茎节上和穗上病瘤较大,直径患玉蜀黍黑粉病的玉蜀黍可达15厘米。一株玉米可产生多个病瘤。雄穗受害部位多长出囊状或角状小瘤,雌穗受害部位多在上半部,仅个别小花产生病瘤,其他仍能结实。全穗受害可成为1个大病瘤。 玉米(瘤)黑粉病病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株残体上越冬,春季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担孢子,随气流传播,陆续引起苗期和成株期发病,种子带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孢子萌发适温26-30℃,玉米植株密度过大、氮肥施用偏多、菌源多、降水多、湿度大,发病较重。组织伤口有利于病菌入侵。1症状玉米黑粉病是局部侵染性病害,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凡是植株地上部分的幼嫩组织和器官,如茎、叶、叶鞘、雄穗、雌穗,甚至气生根均可被侵染,受害部位细胞急剧增生,体积增大,逐渐发育成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的菌瘤,外层包被着由寄主表皮细胞转化而来的薄膜,初期为白包或略带紫红色,后期质地由软变硬,颜色变为灰白色至灰黑色,薄膜破裂,散发出大量黑褐色粉末,因此得名瘤黑粉病。2发病条件厚垣孢子萌发适温为26~30℃,最高38℃,最低5℃。担孢子萌发适温20~25℃,最高为40℃,侵入适温26.7~35℃。这两种孢子萌发后可不经气孔直接侵入发病。高温高湿利于孢子萌发。寄主组织柔嫩,有机械伤口病菌易侵入。玉米受旱,抗病力弱,遇微雨或多雾、多露,发病重。前期干旱,后期多雨或干湿交替易发病。连作地或高肥密植地发病重。 黑粉病属真菌性病害,玉米收获后,病菌在土壤、秸秆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第二年春季气温上升后,病菌随昆虫或气流传播,散落到玉米幼嫩的组织或器官上,降雨或潮湿后即可萌发。病菌萌发后,从组织表皮或伤口侵入,约需7-13天就能形成肉眼可见的病瘤,一般25天左右,病菌成熟。黑粉病还可进行多次重复侵染,使病害进一步加重传播。3预防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黑粉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途径。到目前为止,虽然生产上尚未发现免疫品种,但各地培育出的新品种不但产量高,抗病性也有所增强。在种植时可选用生育期相近的不同品种混合种植或间种,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要加快抗病新品种的更换速度,实行大面积轮作倒茬制度。(2)控制病源:玉米苗期,可结合田间管理,在病瘤变黑之前,及时拔除病株,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待玉米收获后,对黑粉病较重的地块要清除田间残枝败叶,集中处理,以减少菌源。另外,对病害较重的田块及旁边的地块实行轮作倒茬制度,也可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3)加强田间管理:秋季深耕翻土,冬季灌越冬水;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不能偏施氮肥,以防玉米贪青徒长。农事操作时,尽量减少对植株的损伤。(4)药剂防治:推广包衣种子。另外,植株生长至4-5叶时,每亩喷施0.10%-0.20%的甲基硫菌灵60-70千克,隔一周再喷雾1次,一般喷雾2-3次即可,也能起到明显的防治效果。编辑:都婷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任志强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