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猪疥螨病临床诊断及药物治疗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猪疥螨病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猪疥螨寄生于猪的表皮内而引起的一种皮肤出现红点、丘疹、脓胞、结痂和龟裂的接触性感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是以皮肤剧痒和皮肤炎症为特征。(一)病原体疥螨虫体很小,成虫为淡黄色或灰白色,背面隆起,腹部扁平,虫体前端有一个咀嚼式口器呈蹄铁形,是由一对有齿的鳌肢和一对无齿的圆形须肢组成,腹部有4对短粗的圆形腿,前两对较长,后两对较短。幼虫有三对足体长0.11~0.14毫米。若虫与成虫的形状相似,体型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雄虫大小为0.2~0.23×0.14~0.19毫米。雌虫大小为0.33~0.45×0.25~0.35毫米。虫卵为椭圆形,大小为100×150微米。(二)生活史虫体感染猪后,成虫在皮肤内挖一条隧道,雌雄交配后,雌虫在皮肤内隧道里产卵,虫卵孵化成幼虫,幼虫爬到皮肤表层,在毛间的皮肤上开一小穴在里面蜕化为若虫,若虫钻入皮肤挖掘穴道在里面蜕化为成虫。整个发育周期8~22天,平均为15天。一条成虫一次可产40~50个卵。(三)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寒冷潮湿的秋冬和早春季节发病率高,并且严重。任何年龄的猪都可感染,成年猪有一定的抵抗力。病猪和隐性带虫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经过猪与猪的直接接触感染,也可以通过接触病猪蹭过痒的饲槽、墙壁、栏杆等间接接触感染。(四)临床症状发痒,躺卧不安,在墙壁、饲槽、围栏等地方蹭,毛和皮屑脱落。从眼窝、面部、头部、颊及耳部开始,到颈部、肩部、背部、躯干两侧和四肢及蔓延到全身,出现潮红、红斑点、丘疹、结痂和脓胞,皮肤增厚,粗糙变硬和龟裂。机体消瘦,生长发育停滞,成为僵猪,甚至引起死亡。(五)实验室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本病的确诊要靠实验室诊断。1.刮取病料在患病部位,一般选耳廓内侧和后跗关节内侧后四分之一处与健康皮肤交界处,先剪毛,有痂皮的去掉痂皮,用然后用钝刃小刀与皮肤表面垂直,刮取皮屑,刮至皮肤略见出血为宜。2.镜检(1)直接涂片法:将刮取病料,涂在载玻片上,滴加一些液体石蜡、50%甘油水溶液或10%氢氧化钠溶液,盖一张盖玻片,搓压载玻片使病料散开,分开载玻片,置显微镜下检查虫体和卵。(2)沉淀法:虫体少时将病料,放入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煮沸数分钟或浸泡2小时,自然沉淀或离心数分钟后,取沉渣少许涂于载玻片上,盖上盖片用低倍镜检查虫体。(3)漂浮法:用沉淀法处理后,在沉渣中加入60%硫代硫酸钠溶液,离心沉淀或静置10余分钟后,取表层液镜检。(六)预防与治疗1.预防⑴制定严格的驱虫计划,定期驱虫。种猪每年驱虫2~3次,每次驱虫,根据药物的不同,间隔7~10天,连用2~3次,或一次连用7天,直到实验室检查为阴性。⑵提供优质、全价和安全卫生的饲料,增强机体抵抗力。⑶保持猪舍卫生干燥,通风良好,及时、定时清理粪便,需要垫草的圈舍,要勤换垫草。2.治疗:用药的方法有口服和外用,外用包括涂药、喷雾和洗浴。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寒冷的季节、猪数量又少、病变部位小可选用涂药和口服用药疗法;病猪多、环境温暖、病变面积大应选用喷雾、药浴和口服用药。对猪进行涂药、喷雾和洗浴时,一定要对病变部进行处理,被毛长的剪去被毛,有污物和痂皮的应将其洗刷掉,然后用药,使药物能和虫体充分接触,杀灭虫体。对猪体治疗的同时,周围环境也要同时进行驱虫、消毒,不留死角。为了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必须重复用药2~3次,每次间隔7~10天。⑴伊维菌素预混剂,混饲:每1000kg饲料2g(以伊维菌素计),连用7日。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每千克体重0.3毫克。⑵多拉菌素注射液,肌注,一次量。每千克体重0.3毫克。⑶阿维菌素,内服,一次量,每千克体重0.3毫克。⑷敌百虫,洗浴、涂擦或喷洒患部,配制成0.5%~1.0%敌百虫水溶液。⑸双甲脒溶液,洗浴、涂擦或喷洒,配制成0.025%~0.05%溶液。(6)溴氰菊酯,药浴、喷淋:以溴氰菊酯溶液计。每1000L水中5~15g(预防),30℃50g(治疗)。必要时间隔7~10日重复处理。⑺辛硫磷浇泼溶液。外用:沿猪的脊背从两耳浇淋到尾根,每l kg体重,猪30mg(耳根部感染严重者,可在每侧耳内另外浇淋75 mg)。 编辑:张婧审核专家:焦福林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