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旱作节水农业的技术模式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旱作节水农业技术是以蓄水、保水、节水、管水、用水为核心内容,把工程、农艺、生物、化控及高新技术应用等措施融为一体,将土、水、光、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建立节水、高产、高效的农业体系,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其技术模式主要分为三大类。 一、提高降水利用率的技术模式1、坡耕地综合治理模式实施坡改梯、修筑地埂、建设集雨设施、配套生土熟化、土壤培肥、等高沟垄种植等综合治理措施,变“三跑田”为“三保田”。坡地改为梯田,可明显减少和径流速度,增加雨水就地入渗,每亩梯拦蓄地表径流15~50m3,一次可拦蓄100mm左右的暴雨径流,使作物产量提高3~4倍,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10%~20%,利用效率增加0.1~0.25kg/m3。2、地膜覆盖“保水”技术模式地膜覆盖技术,是利用塑料地膜覆盖地表,实现保水保肥、增温增产的一项裁培技术。地膜覆盖是在作物生长期用地膜覆盖地表,以起到保持水分,提高地温,促进早熟、防止冻害、消除杂草,促进作物生长的多重作用。地膜覆盖因当地的自然条件、作物品种、生产季节和种植习惯,分为行间覆盖、畦作覆盖、垄作覆盖、沟内覆盖等多种形式地膜覆盖,使地表蒸发减少30%以上,自然降水利用率提高20%以上,利用效率增加0.2~0.23kg/m3,平均亩增产粮食60~100kg。(1)春玉米地膜覆盖技术技术要点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水肥力较强的地块;丘陵地区应选沟坝地和肥力较高、保水性较好的水平梯田。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灭茬整地。结合秋耕,深施底肥,耕后耙耱。播种与覆盖:最好采用机械覆膜,可节省地膜,提高铺膜质量,加快播种速度。播种密度:采用宽窄行种植。扩浇地、下湿地,亩留亩3500~4000株;肥厚旱地,亩留苗3000~3500株。(2)春玉米“W”型膜盖集墒种植技术技术内涵:W型地膜覆盖集雨技术,是一项集增温保墒、聚雨增墒、集水补灌于一体的典型的旱作节水技术措施。通过改地膜 平盖、垄盖为W型覆盖,在原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效应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旱地的集水补灌效应和聚雨增墒节水效应,解决了降水与用水在时空分布上的矛盾,实现了旱作节水技术的创新发展。技术要点: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力中等以上,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地块。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整地,结合秋耕,深施底肥。开垄沟,地膜覆盖:春季结合整地用自制铁耙,耙宽100cm,耙齿四个,中间齿间距40cm,两边齿间距20cm,耙齿长12~15cm,开出“W”型沟垄,再用幅宽80cm地膜覆盖,然后留出空档(宽度依作物而定),再开W型沟垄,留空挡,依次类推。打孔种植:把玉米种子打孔在“W”型沟垄的两个垄沟内,也可打孔移苗于垄沟内。玉米播种行距40cm,穴距33cm,亩留苗3500~4000株。播种期:”W”型地膜集雨覆盖玉米播种期可比一盘面 露地玉米适当提前,在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上4月上旬播种。近年来示范推广了“W膜盖种植技术”,应用作物由蔬菜发展到玉米、谷子、马铃薯等作物,盖膜操作由人工变成了机械化操作。据试验研究,W型地膜覆盖比常规地膜覆盖土壤含水量增加3~5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干旱情况下,对春季一次性保捉全苗作用明显。编辑:李敏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 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