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草莓主要土传病害有哪些,咋防治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草莓色、香、味俱佳,因此市场消费量很大。但种植过程中常伴有病虫危害,死苗现象也不断发生,这主要是由于草莓长时间的连作,导致了其土传病害的严重发生。目前主要有根腐病、黄萎病、枯萎病等,均属于严重的毁灭性病害。根腐病发病特点:根据被害症状,草莓根腐病分为草莓根腐病,草莓白根腐病等。根据发病季节,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发生在春、夏季,雨后叶尖凋萎,引起全株迅速枯死;慢性多发生秋、冬季,植株发病后,下部老叶叶缘变紫红色或紫褐色,全株萎蔫或枯死。防治方法:化学药剂可选用速克灵、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扑海因、克露可湿性粉剂。物理防治可以利用溴甲烷熏蒸土壤。同时利用日光对土壤进行消毒也可以降低土壤病原物数量,抑制根腐病,还有增产效果。在农业防治上主要避免黏性土壤种植,及时排水,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黄萎病发病特点:发病幼苗新叶失绿变黄或弯曲畸形,叶片狭小呈船形,复叶上的两侧小叶不对称,呈畸形,多数变硬,叶色黄化。发病植株生长不良,无生气,叶片表面粗糙无光泽,从叶缘开始凋萎褐变,最后植株枯死。地下根部、叶柄和茎的维管束发生褐变甚至变黑。防治方法:药剂防治对草莓黄萎病的防效不佳,因此防治上应注重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栽植无病的健壮种苗,其中无病母株可采用空间采苗方式获得,即在匍匐茎的先端着地以前就切取,插入无病土壤中,使其生根,作为母株利用育苗即可,同时注意及时追肥并拔出杂草,避免连作重茬实行3年以上轮作。枯萎病发病特点:草莓枯萎病主要侵害根部,开花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地上部心叶初为黄绿或黄色,卷曲,表面粗糙无光泽,叶缘变褐,萎蔫,枯死。病株矮小,叶无光泽,老叶紫红色萎蔫,最终全株枯死。防治方法:草莓枯萎病是危害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连茬种植地块发病最为严重。可以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选百菌通、代森锰锌、特克多、富尔马林、甲基硫菌灵、苯莱特、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用于防治草莓枯萎病。目前主要采用溴甲烷熏蒸土壤克服连茬种植的危害,但是溴甲烷为剧毒气体,不仅对人畜有害,而且对大气层具有破坏力,而且使用成本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已采用拮抗菌剂蘸根防治草莓枯萎病。青枯病发病特点:发病初期,草莓植株下位叶1~2片凋萎脱落,叶柄变为紫红色,植株发育不良,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叶片突然失水,绿色未变而萎蔫,叶片下垂似烫伤状。防治方法:防治草莓青枯病应主要采用营养钵育苗,减少根系伤害,高畦深沟,合理密植,注意适时排灌,防止土壤过干过湿。田间应做到雨后地干,防止积水;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定植前可用80%氯化苦或太阳能进行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挖除烧毁,病穴灌注20%石灰水或2%福尔马林液消毒。发病初期可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2.2%普力克水溶性液剂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