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家兔李氏杆菌病的防治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家兔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传染病,病原体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氏杆菌,一旦兔场发生此病,将会为兔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仅家兔对李氏杆菌易感,啮齿动物、家畜、鸟类也易患此病。本病主要传染源是啮齿类动物和昆虫,感染源为染病及带菌动物。病原体含于动物鼻孔、眼睛、生殖器官分泌物和粪尿中,可经饲料、水、空气传播,也可在腹内感染。如家兔接触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或经交配感染。幼兔、妊娠母兔对李氏杆菌病高度敏感。一、临床症状该病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四种类型。兔感染本病后多出现突然发病、急性死亡。最急性型:兔突然痉挛而死,其他症状不明显。急性型:精神急剧抑郁,瞌睡,发热,不爱动,食欲不振或丧失,逐渐消瘦,鼻、眼、口腔黏膜感染,有分泌物流出,孕兔可能流产,自阴道流出褐色污秽物,毛无光泽且蓬乱,常于2~4天死亡。亚急性型和慢性型较少见,主要表现为孕兔在产前数日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吸加快,亚急性型还会出现中枢神经障碍,斜颈和运动失调,孕兔流产或胎儿干化。慢性型则常出现子宫炎等症状,因胎儿死亡和分解不能在预产期分娩致使子宫和周围组织发炎,患兔可能维持十天半个月,有时经1~2个月死亡,但也有的可延续数月之久。母兔有的流产后后肢瘫痪,康复后往往长期不孕。二、剖检病变子宫有脓,子宫壁发炎且增厚,黏膜肿胀、潮红,有坏死灶,可能有半解体腐败的胎儿或木乃伊胎。肝、脾、淋巴结肿大,且肝松弛,常有黄疸色彩,被覆坏死小白点;脾呈暗红色,包囊下常有白色小坏死灶;淋巴结呈灰红色。出现神经症状的病兔,脑膜和脑充血、发炎、水肿。三、防治措施1.从环境卫生入手,常扫地面,及时清粪,保持兔舍通风干燥清洁。严格落实消毒制度,即经常性地用0.1%新洁尔灭等喷洒兔舍,也要对兔舍周围环境定期消毒,注意选择两种以上不同类型消毒药交替使用,以发挥不同消毒药之间的互补作用,同时降低抗药作用,提高药液效果,忌长期使用某一种消毒。另外,舍内消毒要尽量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防止其他动物尤其是啮齿类动物进入兔场,加强灭鼠工作非常重要。杜绝场外人员进入生产区,场内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消毒。坚持自繁自养,确需从外地引种,一定要从非疫区引进,经过检疫,隔离观察半个月后健康方可入场饲养。2.平时多注意观察群状况,发现病兔紧急隔离药物治疗,切不可滥用药物;紧急消毒兔舍及用具,流产尸体或病兔粪进行焚毁或深埋;同舍未出现症状的兔子全群给药。3.在治疗时,多选用抗生素类或磺胺类药物。如金霉素30~40毫克/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或口服,2次/日,连用3~5日;土霉素肌肉注射用法用量如金霉素;青、链霉素混合肌注2次/日;使用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嘧啶疗效也可以。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