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狂蝇蛆病是由羊狂蝇(又称羊鼻蝇)的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其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的慢性鼻炎等症状的一种寄生虫病。放牧羊感染率高于舍饲羊,影响羊的生长发育,重者造成死亡。1.病原及流行特点羊狂蝇(以下称为羊鼻蝇)成虫是一种中型的蝇类,成虫直接产出幼虫,经过蛹变为成虫。羊鼻蝇成虫出现于5~9月份雌雄交配后,雄蝇及死去,雌蝇则栖息于较高而安静的地方,待体内幼虫发育后开始飞翔,接触羊群。羊鼻孔内产幼虫。经3期幼虫阶段发育成熟后,幼虫从深部逐渐爬向鼻腔,当患羊打喷嚏时,幼虫被喷出,落于地面,钻入土中或羊粪堆内化为蛹,经(1~2)个月后成蝇。2.临床症状患羊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可视粘膜淡红,鼻孔有分泌物,摇头、磨牙、磨鼻、流泪、食欲减退、打喷嚏,运动失调,头弯向一侧旋转(假回旋症)或发生痉挛、麻痹,听、视力降低,后肢举步困难,有时站立不稳,跌倒而死亡。3.防治措施防治该病应以消灭第一期幼虫为主要措施。各地可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羊鼻蝇幼虫的发育情况,确定防治的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进行为宜。可选用如下药物:伊维菌素、多拉菌素等。1%敌百虫溶液或3%来苏尔喷鼻,对预防羊狂蝇鼻孔产幼虫和驱杀幼虫有一定的作用。编辑:冯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