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葱类锈病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葱类锈病主要危害大葱和圆葱,也危害大蒜和韭菜。在病叶上长出的这些黄色小点是锈病病菌的夏孢子堆,里面的橙黄色粉末是它的夏孢子。在后期,病部又长出一些黑褐色的小点,这些是病菌的冬孢子堆,里面包着成千上万的冬孢子。锈病是以冬孢子和夏孢子在病残体或越冬的病株上越冬,第二年春天,由夏孢子通过气流飞散传播,也可以通过雨水传播。当夏孢子萌发后,从叶片的气孔或直接由表皮侵入。植株发病以后,又会产生夏孢子,进行再次侵染。锈病的发生喜欢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9~18℃,潜伏期是10天。当气温在24℃以上时,发病受到影响。因而春、秋两季连阴多雨、气温较低时,发病严重。在北方,如果冬季温暖多湿,有利于孢子的越冬,来年春季锈病严重;在夏季,如果低温多雨,则秋季发病严重。田地肥力不足,植株生长不良也是发病严重的一个因素。防治锈病,首先要提高土壤肥力,多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第二,发病重的田块,应提前收获,并避免在附近种葱。第三,在发病初期应及时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有:20%粉锈宁(三唑酮)乳油1800倍液、12.5%特普唑(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每隔10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编辑:柳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