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梨木虱防治技术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梨木虱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它不仅通过口针,吸取梨叶、新梢、嫩芽的汁液造成直接为害,而且它排出的大量蜜露被霉菌腐生后,使叶片、果实受到污染,并且可以造成大量叶片脱落,这后一种情况是一种间接造成的危害,但却是梨木虱造成的主要危害。这是梨木虱的成虫,它的成虫有两种形态,一种就是这种黑褐色,是一种越冬形态;而在生长季节则变成另一种形态,绿色或黄色的虫体。梨木虱繁殖的很快,一个雌成虫一生可以产下140多粒卵。梨木虱的若虫有四个龄期,低龄时喜欢潜藏在卷叶中或叶柄基部生活。二龄以后各个龄期的若虫,可以大量分泌蜜露和白色的蜡质絮状物,若虫便在其中生活。因此药液很难直接接触到它的身体,因而给防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便是梨木虱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梨木虱一年可以发生4~5代,以黑褐色的冬型成虫在梨树的皮缝中、杂草根际处度过冬天。来年2月中下旬的中午前后,一部分早起的梨木虱便由越冬处飞出来,落到枝条上,享受一下春天的阳光。当太阳将要落山时,它们急忙又返回到潜藏处,躲避夜间的寒冷。一般在梨树萌芽前半个月左右,梨木虱便开始大量出蛰。此时,当中午暖和时,大量的成虫便聚集在枝条上晒着太阳,活动一下腿脚。当梨树萌芽前,梨木虱便开始将卵产在梨树的枝条上,从此时起,产卵过程可一直延续到开花期,最迟到开花后。梨树开花期,也是梨木虱卵大量孵化期。此时的若虫要么钻到叶柄基部生活,要么钻到由蚜虫、瘿螨造成的卷叶中生活,只有极少数个体暴露在外。当小麦开始发黄时,出现一代成虫。在生长季节,梨木虱成虫不再将卵产在枝条上,而是产在叶面上或者叶柄上。从这一代开始,大量的个体不再隐蔽,而是在叶面上生活。麦收前,进入了一代梨木虱的低龄若虫期,此时的若虫身上的蜜露较少,蜡质絮状物也薄,是一个防治的绝好机会。当麦收后,随着盛夏的来临,气候条件更加适合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梨木虱生长的更快,繁殖的也更多,进入了全年危害的主要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叫做梨木虱的猖獗发生期。猖獗发生期在一般年份可一直可持续到8月中旬前后,在此之后,田间的数量迅速的减少,危害也随之减轻,在落叶前出现冬型成虫并越冬。梨木虱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与每年的降雨关系密切,大雨可以大量冲刷掉产在叶面上的卵和刚刚孵化的小若虫。湿度大也有利于梨木虱本身病害的流行和很多天敌的生活,对梨木虱的发生有抑制作用。因此,多雨的年份梨木虱发生轻,相反,干旱的年份梨木虱常常会大发生。我们清楚了梨木虱在一年中是怎样生活的,那么如何进行防治呢?在一年中,梨木虱的防治有两个重要时期。第一个重要时期是在冬型成虫大量出蛰,但又没有产卵时,也就是在梨萌芽前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选择一个晴好的日子,在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喷药。可使用10%氯氢菊酯或5%高效氯氢菊酯乳油1500倍液。喷药时切不可忘记树干和地面杂草。如果上一年梨木虱发生严重,则5天后应再喷药一次。早春,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替频繁,因而必须抓住时机。一旦错过了防治适期,出现了倒春寒天气,梨木虱出蛰活动就会很不整齐,难以有效的进行防治。待到田间卵大量出现后再行防治,就无法达到防治的目的。另外,在梨园中要成片联治,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早春防治梨木虱,省时、省事、又省药,且效果好,如果防治得当,可基本控制梨木虱的危害,因而是全年防治梨木虱的第一个重要时期。防治梨木虱的第二个重要时期,则是在麦收前,防治二代低龄梨木虱。在这个时期防治,可压低虫口密度,减少麦收后田间的发生量,减轻危害程度,而且效果好。只要我们抓住了梨木虱的关键防治时期,就可以控制住它的危害。而一旦错过这些关键时期,待猖獗发生期再进行防治就比较困难了。编辑: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