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作物及各种经济作物的栽培面积逐年在扩大,形成专业村及专项作物的市场。但是这些作物经过几年的种植后产量开始下降,病害加重,特别是保护地栽培中的大棚或日光温室,土传病害中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根结线虫病、酸化、土壤板结愈发严重。有的植株死秧后查不出病因,实际是土壤盐渍化造成的盐害。笔者认为,为觧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土壤消毒。利用氰胺化钙(石灰氮-土壤净化剂),在6、7月份高温时期且保护设施休闲时,利用夏日高温+石灰氮+秸秆进行土壤消毒。根据温室的栽培面积和发病程度,使用不同剂量和方法。而对发病较重,同时还存在不同程度盐渍化的土壤可采取下列方法:1.在棚室内地面撒上碎稻草或麦秸(1㎡撒施1kg)与石灰氮(l㎡用0.1kg),与土壤充分混合(用旋耕犁旋二遍),起垄(垄宽60cm,高40cm),并盖上地膜,沟内灌水,将设施、大棚密闭。白天地表温度可达60℃~70℃,20cm深层土温度在40℃~50℃,持续20~30天,就可起到土壤消毒和降盐的作用。2.对土壤耕层不足20cm的地块,土壤板结、盐渍化较重的大棚内,或根结线虫发生较普遍的棚内,在进行消毒时必须先进行土壤深翻30~40cm,然后撒上石灰氮、秸秆(麦秸或玉米秸、或鸭圈粪、喂牛剩余的草渣、鲜瓜秧、豆类秧蔓粉碎)后,旋耕二遍,再起垄、盖地膜(封闭越严越好)、灌水、密闭大棚,进行高温焖蒸。消毒时间可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焖25天左右)。温度越高,杀虫、灭菌效果越好。3.对于病虫害不是太严重,或只有死秧而没有根结线虫的棚,或上一年进行过严格消毒的棚室可采取简易法—沟垄交替免耕法:将原来的走道挖宽30~40cm,沟深25~30cm,就地将蔬菜秧(包括病株残体),鲜秧蔓2000~3000㎏/亩,或其它秸秆(干秸秆600~1000kg)等,同石灰氮(每50kg/亩)和下茬作物用的有机肥一齐施入沟内,边撒边与垄背土同时回填,整平后再撒一层石灰氮(每15kg/亩),然后取原垄背土覆盖在上面,形成新的垄背,原来的背变成沟。覆盖地膜、灌水、焖棚20天左右。要注意棚膜清洁,保持良好的透光性,提高消毒效果。揭膜晾5~7天,根据茬口可直接种植下茬作物(丝瓜、豆角、耐热白菜等),若种植夏秋茬作物不需要施用其它肥料可直接种植。土壤消毒后如何减少病虫害的再侵染?对种植多年的大棚或日光温室,采用氰胺化钙消毒后对土传病害、根结线虫有很好的杀灭和防治效果。那么,如何保持土壤的活力,并减少病菌的再次侵入呢?首先,在消毒时要把工具同时放到棚室内消毒,其次要有在大棚中干活的专用工作服和鞋,出棚要换下来;育苗要采取无土基质,或育苗土必须进行消毒。杜绝或减少外来病菌和线虫的再次侵入。为了提高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力,在施肥时要增施生物菌肥,如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解磷、解钾菌等微生物菌肥。在施用时要与化肥分开,可提前先用化肥,定植时再用生物菌肥,沟施或穴施,如鲁虹农科抗重茬穴施肥(含有中微量元素及每2亿/g微生物活菌)。另外要强调一下,氰氨化钙(石灰氮)消毒后,特别是全面消毒的棚室,在施用氮肥量上要减少正常用量1/3,否则易引起幼苗的徒长,钙肥可以完全不用再施,基本能满足作物的正常生长要。在进行土壤消毒时最好选择晴天进行,其效果显著。编辑:孙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