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掌握草菇特性 栽培高产高效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一、草菇的典型特点1.快发菌快:草菇播种后,28℃~32℃适温条件下,7天内即可发满菌,较平菇等品种发菌时间缩短60%左右,较香菇等品种缩短90%以上。现蕾快:30℃以上温度条件下,播种后第4天即有菇蕾现出,第6天可达到现蕾高潮。生长快:适温条件下的菇蕾,2~3天即可达到7~8成熟,即进入采收期。老化快:八成熟的子实体采收后,常温下2小时后即可开伞,失去商品价值。2.高高温特性:现有草菇菌株均适应28℃以上高温条件,并且26℃以下不现蕾,典型的高温菌。高速特性:常规生产条件下,二级种三级种均为10天、栽培4~7天现蕾,这是食用菌品种中的唯一的高速度品种。高产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南菇北移”代表品种的草菇,其纯玉米芯栽培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50%左右,较之上世纪八十年代,增产幅度高达5倍。高效特性:自然条件下山东地区可在盛夏季节的6~8月份,利用闲置大棚进行栽培,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此其一;其二,一般食用菌品种的栽培生产周期为3~5个月,而草菇由于长速极快的特点,可每月投料一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3.少投入成本少:现代技术栽培草菇,可以麦草、玉米芯等秸秆类材料为原料,直接成本投入很低。单产水平少:与平菇、鸡腿菇相比,草菇生物学效率偏低,采用最新栽培技术时,可达30%~40%,仅有平菇、鸡腿菇的1/3~1/2。鲜贮时间少:草菇鲜品的耐贮能力很低,从适时采收至破苞开伞仅需2~5小时,并且,不耐低温贮藏,4℃~5℃条件下,约6小时后,菇体即开始变软、析水,丧失商品价值。鲜菇销售少:由于难以保鲜,消费者能够享用到的鲜菇少之又少,大多数餐桌上的草菇产品均为清水菇、盐水菇或者干品。二、栽培1.室内立体床栽。利用闭置房屋进行床架式立体栽培草菇,可有效利用设施空间、实施集约化生产、提高设施单位面积利用率、并节省人工。具体中操作要点为:首先,间距0.8~1米设置床架,层高0.6~1米,床架材料可用水泥板、竹、木、角钢等均可,夏栽基料达到每平方80千克即可,一般可搭架3层。其次,连同工具等置于室内,使用蒸汽消杀2小时,密闭房间48小时,以加强效果。再次,将处理后的基料铺在层架上并进行播种,方法是:床架上先撒一层菌种,铺基料厚10厘米左右,上播一层菌种后,再铺一层基料,料面上再播一层菌种,使成“3种二料”形式,料床总体厚度为20厘米左右,播完后,料面上均匀覆一层土,厚2厘米左右,上面再覆盖一层塑膜覆盖整个床架,使内成人工小气候区,温度计插入料内10厘米用于观测品温。发菌期间每天2次掀开塑膜通风,以保证草菇菌丝“吸氧排碳”的需要。注意品温不要超过40℃,在达到38℃时,即应加强通风,晚继续升高。适宜温度条件下,播种第4~7天即有小菇蕾现出,此后,应将塑膜揭去,加大室内空气湿度至90%左右,打开门窗通风,通风处最好挂上草苫或棉纱布,并将之喷湿,以使通风时进入的空气保持较高湿度,并有一定降温作用。2.小拱棚栽培。场地最好选择树荫下或提前搭2米高架,栽培长蔓型植物形成绿色棚架,架下建小拱棚,较之露天生产的效果要好的多。首先,建畦床1.2~1.4米宽,翻深0.2米,整成龟背形,畦床两侧修建10厘米宽洇水沟,铺料播种同室内床架栽培;其次,播种后第3天,间隔0.3~0.4米插入竹拱,现蕾后将料面上的塑膜抽出搭予拱架上,露天棚应再覆2层草苫,荫棚下只覆一层即可。发菌期间,除掀膜通风外,应将水沟灌满水,现则降温,二则使床基土壤保持较高持水率。气温超过35℃时,每天应将草苫多次喷湿。接种后第四天,最迟不超过7天,草菇即可现蕾,此后管理应以通风、降温、保湿为重点,阴或小雨天气及夜间可将塑膜揭去,只覆草苫,既利通风又有足够的散射光,并能有效地保湿,但应注意大雨天气不可掀膜,晴好天气时,阳光直射,棚温升高很快,注意加厚覆盖物并喷水,夜间可将棚周塑膜掀开约10厘米左右,将洇水沟灌满水,使之加强通风的同时保湿并降温。3.沟式平面栽培。浓密的树荫下,挖深20厘米、宽120厘米沟槽,灌透水;铺料播种后使料面与地面持平,地沟上方架设小拱棚,具体播种及管理同小拱棚栽培。该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地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可为基料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和水分条件,尤其水分管理方面,较之前述栽培方式,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应注意防雨排涝,否则,极易形成积水涝渍,影响或损害生产。4.仿野生栽培。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针对夏季气温高、难以调控温湿度的种种弊端,我们设计了一种大荫棚开放式仿野生栽培模式,该种方式适应于集约化生产地区,由于草菇生长处在较开放的环境下,与野生菇有着相仿的条件,较其子实体色泽纯正、菌肉紧密,商品价值极高是规模化生产基地的首选方式。具体操作为:选一块栽培场地,要求尽量平坦,面积应在100平方米以上,但也不要过大。用竹木或水泥架杆均可,搭设2~2.5米高平棚,上架树枝、玉米秸均可,覆一层塑膜后,再覆盖柴草、秸秆等,使形成一荫棚,四周于春季即栽培适量丝瓜、南瓜、葫瓜类植物,使秧蔓上架,形成浓密度颇高的绿色荫棚。荫棚四周大于栽培场地的2米左右。地面建长20米、宽1.2米的栽培畦,畦两边各留0.1厘米水沟,两畦间距0.6米为作业道,每个栽培方内建20个栽培畦,栽培方四周均留置4~6米宽运输道,以利车辆进出。荫棚四周拉设遮阳网至地面位置,其顶层位置架设输水管线及喷雾头,每个栽培方内纵向架设二排双向喷雾头。正常管理时,喷雾头全部工作,增加水分及湿度,有风时,可将上风方向喷雾头打开;中午时分气温太高,可打开南面喷雾头;下午“西晒”时,可将西面喷雾头打开;阴雨天时任其自然即可。则于荫棚下温度较为恒定,湿度条件较好,故可减少大量管理费用,并可因鲜菇的商品价值高而提高生产效益。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比如荫棚架设的费用较高,输水管、喷雾头、水源、电源等成本较高,并且,荫棚的面积越大,荫棚自身的维护费用越高,比如防风问题、雨水排泄问题等等,因此不具备规模化生产条件时,不宜盲目效仿。5.大棚的栽培。该种栽培方式自由度较大,如鲁西地区喜好平面栽培,江苏等地习惯层架生产等,可随生产者意愿而自由设定。具体播种及管理可参考前述有关内容,限于篇幅,不再赘述。编辑:孙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