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韭菜黄叶死苗为哪般?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韭菜菌核病是韭菜上常见的病害之一,常见黄叶现象,严重会出现死苗,各菜区普遍发生,露地、保护地栽培韭菜均可危害,保护地栽培重于露地栽培,发病严重时常造成植株枯死,直接影响产量。症状表现。主要为害韭菜叶片、叶鞘和鳞茎。发病叶片受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病部起初呈水浸状,淡绿色,逐渐失绿变黄,后腐烂干枯。湿度大时长出少量白霉,之后病斑颜色转为灰褐色,呈湿腐状。植株基部霉层聚集,为棉絮状菌丝所缠绕,着生由菌丝纠结而成的菜籽状小菌核。菌核前期为乳白或黄白色;老熟菌核茶褐色至黑色,易脱落。田间病害蔓延速度快,最终导致全叶或整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发病特点。此病主要以菌丝体和菌核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子囊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借气流传播蔓延或病部菌丝与健株接触后侵染发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发病最适宜气候条件为温度15℃~20℃,相对湿度85 %以上。露地栽培韭菜菌核病的主要发病盛期3~4月。韭菜菌核病的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地势低洼、土壤粘重、积水严重、雨后受涝、偏施氮肥、过度密植的田块发病重。通常雨水频繁的年份或季节发病危害重。防治方法。对韭菜菌核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及早喷药预防的综合防治措施。一是与非寄主植物实行轮作,没有轮作换茬条件的,可通过土地深翻,将菌核翻至10厘米耕层以下,控制菌核萌发侵染。二是培育无病苗,在未种蔬菜的粮田或未发病的温室大棚培育健苗,防止菌核随育苗土传播。三是选用抗病品种。根据当地食用习惯和市场需求对根韭、薹用韭、叶用韭的现有品种通过种植观察,选用适应性广、抗逆性和抗(耐)病强的品种。四是加强田间管理。整治田间排灌系统,防止植地积水和受涝;注意通风排湿,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滴灌、暗灌,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传播蔓延。缩短割韭周期,改善株间通透性,创造有利于韭菜生育栽培环境,减轻病害发生。五是合理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勤施薄施肥料,避免过施偏施氮肥,结合叶面施肥,促植株健壮生长。六是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除田间杂草,带出田外集中消毁,切勿乱扔,以免传播。药剂预防。于每次割韭后至新株抽生期开始喷药预防。药剂可选用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400~500倍液、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注意农药交替施用,前密后疏,着重喷植株基部及地际部。编辑:孙苑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