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原创]猪丹毒(又称大火印)的防治

实用技术助你成才
原创
通过互动交流和服务援助,满足广大农民实用技术需求。
收藏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心内膜炎型。人类亦可感染。常在皮肤形成局部性红肿,即所谓类丹毒。猪丹毒杆菌对各种外界因素有很强抵抗力,但耐热力不强,对漂白粉和氢氧化钠较敏感,1%漂白粉、5%氢氧化钠、15%~20%生石灰均可在5~10分钟内消灭该菌。本菌对青霉素敏感,对链霉素中度敏感,对磺胺类有抵抗力。【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猪。不同年龄猪均可感染。但以架子猪发病为多。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生于炎热、多雨季节。该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猪饲喂污染饲料、饮水而感染。【临床症状】猪感染猪丹毒杆菌后,潜伏期3~5天。按临床症状分为以下三型:急性型(败血型):其特点突然爆发,病猪相继死亡。体温高达42℃以上,食欲不振,精神沉郁,卧地不起,行走不稳。病初便秘,后腹泻,经3~4天死亡。不死者在胸、腹、股内侧、耳等毛少部位可见紫红色斑、指压褪色。有时也见关节肿、呼吸急促、眼睑浮肿症状。亚急性型(疹块型):其特征在患猪背、胸、肩、颈、四肢等较厚皮肤上出现方形、圆形大小不一,高于皮肤的紫红色的疹块,同时伴有体温增高、食欲消失、口渴、眼结膜潮红、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数日疹块消退而病猪痊愈。亦有转为急性型。有的可见少数病猪皮肤疹块肿胀、坏死、干燥、剥离、脱落呈灰甲状。有的失去耳或尾。慢性型:由上述两型转变而来的,其特征是病猪消瘦、皮肤痂皮脱落,行动迟缓,咳嗽气喘,关节肿胀形成多发性关节炎。【病理变化】急性型特点是急败血性变化,全身出血、脾、淋巴结肿大,出血性肠胃炎;亚急性型皮肤呈典型疹块;慢性型则皮肤坏死脱落,溃疡性或赘疣性心内膜炎,四肢呈多发性关节炎。【诊断】根据发病季节性、发病年龄(架子猪),病理变化特点,青霉素治疗有效可做诊断。【防制】对病猪可用青霉素治疗有效。春秋二季用猪丹毒疫苗预防注射有效果。用温肥皂水刷洗病猪全身亦可收到一定疗效。或用黄芩、黄连、知母、大黄、石膏等中药煎后混入食中喂服亦可。编辑:冯雪君